移動支付高速普及,令人們對“無現金社會”產生豐富遐想。中國是全球移動支付應用最廣泛的國家,也是最接近“無現金社會”的國家之一。然而,僅僅依靠移動支付還無法滿足數字金融時代的變革要求,著眼于更深層次的“數字貨幣”概念應運而生。
近日,中國人民銀行有關負責人在公開場合表示正在進行數字貨幣系統開發,“數字人民幣時代”即將到來。央行為何要推出數字貨幣?央行數字貨幣與網絡支付及所謂“虛擬貨幣”又有哪些聯系和區別?
數字貨幣有啥不同?
在日前舉行的第三屆中國金融四十人伊春論壇上,央行支付結算司副司長穆長春表示,央行下屬的數字貨幣研究所早于2018年就開始了數字貨幣系統的開發,央行數字貨幣已是“呼之欲出”,隨后引發了互聯網和金融界廣泛熱議。
人民日報海外版:區塊鏈正在多領域大展身手:金色財經報道,《人民日報海外版》(2023年07月19日 第08版)刊文,近日,首個區塊鏈技術領域國家標準發布。區塊鏈在防偽溯源、供應鏈管理、司法存證、政務數據共享、民生服務等場景中正廣泛應用。專家認為,相關利好政策落地,給區塊鏈應用帶來更多發展機遇。
農產品“全鏈條追溯”,在山東省濰坊市坊安街道洼里村玉泉洼種植專業合作社的韭菜種植基地里,傳感器布滿田邊地角,攝像頭24小時不間斷運轉,將菜地數據實時傳輸“上鏈”。據介紹,“區塊鏈+韭菜”是濰坊市和農業農村部信息中心、中國電信集團有限公司探索的創新應用,由于區塊鏈具有不可篡改、不可偽造等特點,蔬菜生產、采摘、物流、銷售的每一步操作數據都留存在區塊鏈平臺上,全過程可追溯。[2023/7/31 16:07:43]
央行研究發行數字貨幣并非一時之舉。據悉,從2014年至今,央行數字貨幣的研究已經進行了5年。2017年,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正式成立。目前,該所已經申請了74項涉及數字貨幣技術的專利。
人民日報:抗疫供應鏈融資在廈門開單 運用區塊鏈技術:4月13日消息,日前,光大銀行、國藥控股福建楷潤醫療器械有限公司和海西醫藥交易中心簽署協議,福建省抗疫供應鏈融資首單落地廈門市,并實現當天線上簽約當天放款。光大銀行為藥械配送企業國藥控股福建楷潤醫療器械有限公司授信500萬元。本次授信是以“醫藥行業+互聯網+金融”的模式為突破口,以海西醫藥交易中心提供的金融風控為支撐,發放純信用貸款,運用區塊鏈技術的分布式記賬,確保授信過程真實可控,為涉疫情防控醫保重點藥企及時“輸血”,推進醫藥產業供應鏈金融創新規范發展。(人民日報)[2020/4/13]
近年來,伴隨互聯網科技尤其是區塊鏈技術的發展,全球涌現出不少所謂的“虛擬貨幣”,如近年來爭議較大的比特幣、萊特貨幣等。那么,此番央行提出的數字貨幣與這些商業“虛擬貨幣”有何不同?
動態 | 人民日報:推進金融體系與區塊鏈等新興科技深度融合:人民日報在12月9日整版刊發了《破解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一文,其中提到,推進金融體系與大數據、機器學習、區塊鏈等新興科技深度融合,探索利用大數據等新興技術手段完善征信機制,降低銀企間建立信任的成本,進而降低民營企業融資成本。[2018/12/9]
從貨幣屬性看,比特幣等“虛擬貨幣”本質上并非貨幣。“虛擬貨幣”不像國家發行的法定貨幣有國家信用支撐,其投機性受到監管趨緊和技術問題等因素影響,價格常常大起大落,并在很大程度上干擾本國乃至全球貨幣金融體系的正常秩序。
從貨幣流通原理看,為保證金融體系的有序運行和宏觀調控,只有國家才能對貨幣行使發行的最高權力。因此,央行數字貨幣是基于國家信用、由央行發行的法定數字貨幣,與比特幣等“虛擬貨幣”有著本質區別。
人民日報:利用虛擬經濟進行新型金融集資的非法集資案件增多:《人民日報》今日發文表示,隨著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非法集資犯罪套路也在不斷更新。與早期“發傳單—投資—高息—六月付本”的傳統集資不同,新型金融集資披著虛擬經濟、金融創新的外衣,利用“虛擬貨幣”“電子商務”“微信營銷”等名目,組織集資活動,活動范圍突破了地域限制,下線發展也超越了熟人圈子,呈現出蔓延廣、迷惑強、誘惑大等新特征。集資標的也呈現虛擬化,集資的產品由傳統的化妝品、資源開發等“實體經濟”向資本運作、虛擬貨幣等虛擬產品進化。[2018/5/29]
真能替代流通現金嗎?
中國電子支付已十分發達,央行為何還要推出法定數字貨幣?“對老百姓而言,基本的支付功能在電子支付和央行數字貨幣之間的界限相對模糊,但央行未來投放的央行數字貨幣在一些功能實現上與電子支付有很大的區別。”穆長春表示,以往電子支付工具的資金轉移必須通過傳統銀行賬戶才能完成,而央行數字貨幣可脫離傳統銀行賬戶實現價值轉移,使交易環節對賬戶依賴程度大為降低。通俗地講,央行數字貨幣既可以像現金一樣易于流通,有利于人民幣的流通和國際化,同時也可以實現可控匿名。
據了解,現有流通中的現金容易匿名偽造,銀行卡和互聯網支付等電子支付工具又不能完全滿足公眾對匿名支付的需求。因此,央行數字貨幣的設計主要針對流通中現金的替代性,既保持現鈔的屬性和主要特征,也滿足人們對便攜性和匿名性的需求。
央行研究局兼貨幣金銀局局長王信表示,央行數字貨幣在中國主要是對現金進行一定程度的替代,將有助于優化央行貨幣支付功能,提高央行貨幣地位和貨幣政策有效性。
由此看來,央行推出數字貨幣,既不是當下流行的電子錢包或網上支付,也不是完全“推倒重來”取代現有的人民幣體系,而是對流通現金具有一定替代性的全新加密電子貨幣體系。
中國銀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邵伏軍表示,央行法定數字貨幣會產生很大的積極影響,能提升對貨幣運行監控的效率、豐富貨幣政策手段。
據悉,央行數字貨幣主要用于小額零售高頻的業務場景。央行原行長周小川曾指出,研究數字貨幣,本質上是要追求零售支付系統的方便性、快捷性和低成本。
研發處于“賽馬”狀態
近年來,商業虛擬貨幣飽受爭議,人們越來越多地認識到,未來數字貨幣發展趨勢還是基于國家信用、由各國央行發行的法定數字貨幣。
據了解,目前全球還沒有一家央行正式推出法定數字貨幣。包括英格蘭銀行、加拿大央行以及瑞典央行在內的多國央行正在進行法定數字貨幣的研發。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表示,計劃根據特別提款權機制推出一個全球數字貨幣——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貨幣。
目前,中國在數字貨幣方面還處于加快研發階段。比如,央行8月2日召開2019年下半年工作電視會議要求“加快推進我國法定數字貨幣研發步伐”。而近日發布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意見》中明確表示“支持在深圳開展數字貨幣研究與移動支付等創新應用”。
據了解,未來央行將不會直接向公眾發行數字貨幣,而是采用雙層運營體系,即央行先把數字貨幣兌換給銀行或其他運營機構,再由這些機構兌換給公眾。央行法定數字貨幣前期或先在部分場景試點,待較為成熟后再進一步推廣,出于穩妥考慮,會做好試點退出機制設計。
穆長春透露,目前央行數字貨幣的開發處于“賽馬”狀態,幾家指定運營機構采取不同的技術路線進行研發。“不一定是區塊鏈,任何技術都可以。無論區塊鏈還是集中賬戶體系、電子支付或所謂的移動貨幣,你采取任何一種技術路線,央行都可以適應。”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作者:盧澤華
摘要:昨日比特幣下探10000美元后小幅上行,今日比特幣繼續橫盤調整,市場不確定性增大。短期來看,市場局部調整或將持續一段時間,耐心等待近期右側信號.
1900/1/1 0:00:00巴比特消息,9月6日,2019中國區塊鏈技術創新峰會在上海市楊浦區舉行。本次大會由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楊浦區人民政府、上海市科學技術協會、上海科學院聯合主辦,上海區塊.
1900/1/1 0:00:00日前,快播創始人王欣繼“馬桶MT”后又推出一款名為“靈鴿AI”的APP。產品還未正式發布,便已惹眾人關注.
1900/1/1 0:00:00資產管理公司MobiusCapitalPartners的創始合伙人、被譽為“新興市場教父”的麥樸思稱,區塊鏈是一項風險很大的技術,遠遠算不上絕對可靠.
1900/1/1 0:00:00今天,在火星財經主辦的DeFi沙龍上,MakerDAO創始人Rune首次與中國社區用戶進行線下近距離交流,他也在現場回答了巴比特記者提出的兩個問題.
1900/1/1 0:00:00前言:加密貨幣波動性很大,不過對于交易者來說,這是喜歡看到的。他們會通過交易機器人獲得收益嗎?如何理解交易機器人?如果要選擇交易機器人,應該如何選擇?本文作者JannyKul,由“藍狐筆記”社群.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