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電子訴訟平臺的普及,未來案件線上審理將成為常態,運用區塊鏈技術可以有效提升電子證據的流轉效率,提升線上司法審判活動的效率。
近日于成都召開的2019中國區塊鏈技術大會上,多位與會專家和行業代表提出了上述觀點。
會議由中國計算機學會主辦。
電子證據應用仍存障礙
近年來,互聯網產業在改變人們生產生活方式的同時,也對司法實踐和法院服務提出新的要求。
杭州、北京、廣州三地先后掛牌成立互聯網法院,專門受理轄區內各類涉網案件。全國各級法院也紛紛上線移動微法院等電子訴訟平臺,實現民商、行政類案件線上處理,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以此來便利當事人,并提高司法審判效率。
山西省“十四五”14個戰略性新興產業規劃涉及區塊鏈:6月23日,山西省發布《山西省“十四五”14個戰略性新興產業規劃》,提出做強做大信息技術應用創新、半導體、大數據、碳基新材料等4類支柱型新興產業,大數據產業包括加強5G基站、大數據中心、基于區塊鏈的數據平臺等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布局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先行區和數據要素高效流通先行區。(澎湃新聞)[2021/6/24 0:03:28]
2012年,我國三大訴訟法先后修訂,將電子證據納入訴訟法中獨立的證據類型。在司法實踐中,許多當事人也傾向于將聊天記錄、網絡交易信息、電子合同等作為電子證據提交給司法部門。但在司法部門看來,這些電子證據有著易被偽造、易被篡改的問題。因此,法院長期以來對于電子證據的態度更多的是“未經公證、不能證明未篡改”。
動態 | 雄安新區防洪工程將通過區塊鏈資金管理平臺對全程資金進行管理:據東方財富網報道,雄安新區白溝引河右堤防洪治理工程(一標段)工程監理招標公告中顯示,項目建設內容應按照雄安新區關于智能城市建設的相關要求,需充分考慮數字化、智能化。以大數據和區塊鏈為基礎,全過程產生的建筑信息模型(BIM)數據需統一接入新區城市信息模型(CIM)管理平臺;通過區塊鏈資金管理平臺對本項目的全過程資金進行管理,落實雄安新區關于建設者工資保障等相關規定。[2019/9/7]
2018年,移動公證數據中心發布的《2018年中國電子證據應用白皮書》顯示,全國民事案件超73%涉及電子證據。但在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的一項研究中發現,絕大多數情況下法庭對電子證據未明確作出是否采信的判斷,其占比92.8%;明確作出采信判斷的只是少數,僅占比7.2%。
動態 | 布比區塊鏈研究院揭牌成立:近日,布比區塊鏈研究院在廣州區塊鏈產業協會一周年成果展示會上隆重揭牌,布比聯合創始人兼COO李軍博士擔任院長職務。研究院由布比公司發起并成立,廣州區塊鏈產業協會參與共建,雙方發揮各自優勢,共同推進區塊鏈技術向前發展。據了解,廣州區塊鏈產業協會由廣州市黃埔區、廣州開發區牽頭成立,該地區明確的區塊鏈+實體經濟發展路線與布比未來發展方向及研究院定位高度契合。[2018/8/21]
區塊鏈技術助審理提速
一般認為,電子數據能否成為電子證據,須滿足證據的三性要求,即真實性、關聯性、合法性。區塊鏈存證使用分布式存儲并附加防篡改校驗機制,使電子證據可以脫離原始存儲介質而安全存儲,確保電子證據載體的真實性。在“優勢證據”證明標準場合(如民事案件中),電子證據所包含的信息可以證明一定的法律事實,特別是證明當事人的意思表示和法律行為。
區塊鏈與綠色供應鏈“雙鏈融合”提高公共管理效率:通過第三方環境審查機構的介入逐漸實現環境友好型企業的新陳代謝,其推進的成本十分昂貴,周期也極其漫長。但在區塊鏈技術與綠色供應鏈“雙鏈融合”策略下,再小規模的綠色環保型企業也可以通過購買虛擬入場券加入綠色供應鏈平臺,并將等份額的入場券轉化為顧客獎勵,從而促使顧客養成掃二維碼識別信息再購買的習慣,進一步促進企業對環保的追求。將綠色供應鏈與區塊鏈“雙鏈融合”,能夠高效實現供應鏈系統中的資源配置優化,使有效供給匹配有效需求,實現面向環保公共管理政策的最大效用。[2018/2/6]
區塊鏈技術的相關技術對電子數據的關聯性和合法性也有部分提升。于2018年9月發布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互聯網法院審理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首次對電子簽名、可信時間戳、哈希值校驗及區塊鏈等固證存證手段進行了確認。
四川省高級人民法院技術室副主任馮炳南認為,移動微法院就像高鐵,推動司法信息化發展,而司法區塊鏈就像鐵軌,承載著司法應用,并圍繞著電子證據等審判業務,促進人民法院審判方式和審判體系的變革,不斷豐富新的司法審判。
區塊鏈是一種防篡改、可追溯、共享的分布式賬本技術。區塊鏈技術應用于司法領域可解決過去電子數據易遭篡改的問題,保證電子數據的真實性,實現“電子數據向電子證據”的轉變,提高電子證據的采信率,從而提升法院的審判效率。
以網絡中常見的文章搬運、抄襲為例,權利人往往需要對侵權行為進行公證,再將公證書掃描上傳至電子訴訟平臺,才能展開下一步訴訟維權。這樣一來,勢必加大權利人為維權支出的成本。
根據2019年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中國法院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狀況(2018)》白皮書,2018年全國法院共收知識產權類民事案件312171件,一審案件中195408件為著作權案件。其中,因涉網引起的著作權糾紛數量巨大。
值得注意的是,若依照傳統審理方法逐個判斷案涉文章是否構成侵權,將大大加重法院審理案件的工作負擔,但是在事實清楚且標的額較小的這類案件中,若運用司法區塊鏈技術,配合移動微法院等電子訴訟平臺,在證據明確且可信度較高時,法官可對案件進行快速裁決,從而提升全流程的運轉效率。
年底前全國上線微法院
目前,司法區塊鏈存證有著兩種模式:一種是公有鏈,鏈上各個節點均可自由加入和退出網絡,并參加鏈上數據的讀寫,且網絡中不存在任何中心化的服務端節點。另一種是聯盟鏈,聯盟鏈的各個節點通常有與之對應的實體機構組織,通過授權后才能加入與退出網絡,各機構組織組成利益相關的聯盟,共同維護區塊鏈的健康運轉。
“該聯盟鏈是目前比較好的一個選擇”,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科學情報研究所所長助理李衛說。諸多代表也認為,采取聯盟鏈的模式更能保障上鏈數據的真實性。
以中國電子科技網絡信息安全有限公司、騰訊公司、北明軟件有限公司合作推出的至信鏈平臺為例,至信鏈通過共識機制,將法院、版權局、公證處、鑒定中心等公信機構納入節點,保障上鏈數據為各公信力機構多方共識,可提升司法裁判效率。
“使用區塊鏈可以減少訴訟的費用、加快訴訟進程,一旦產生侵權的行為,從區塊鏈可以追溯到最原始的文件,可以證明是否侵權。”首都版權保護聯盟中心王琨介紹說,目前正與至信鏈開展合作來保障著作權人的利益。
騰訊法律創新中心總監吳平平認為,中國移動微法院解決當事人、律師與法院、法官的連接問題,還需解決證據連接問題,至信鏈可以建立一個“由電子數據到電子證據”的可信證據通道。
目前,中國移動微法院已在包括四川、河北、浙江在內的17個省的1500家法院落地,根據最高人民法院規劃,在今年年底之前將在全國所有省份上線。據吳平平介紹,新版的中國移動微法院將上線證據中心模塊,基于至信鏈技術開發的新模塊,解決電子訴訟中的證據連接問題。
法制日報記者 張維法制日報見習記者 王婧稿件來源:法制日報互聯網法治
在比特幣和加密貨幣世界中,遇到很多從未見過的概念和表達,并且真正理解其含義的現象并不少見。在本文中,我將試圖揭開其中一個概念的神秘面紗,即著名的51%攻擊.
1900/1/1 0:00:00今天,在第五屆以太坊開發者大會(Devcon5)上,Maker基金會CEORuneChristensen宣布,多抵押Dai將在11月18號正式上線.
1900/1/1 0:00:00整理丨出蜀 編輯丨門人 運營丨一百小石頭 10月15日,深鏈財經(ID:deepchainvip)全新線上沙龍品牌《非共識對話》第一期,邀請到Facebook法律顧問、石木資本CEO歐陽默博士.
1900/1/1 0:00:00區塊鏈如何阻止經濟大衰退的重演,并創建一個更包容、更繁榮的全球經濟。 金融市場的周期性是不可避免的。當經濟難以跟上不斷飆升的資產估值,投資者被迫重新調整預期時,說明經濟進入蕭條期.
1900/1/1 0:00:0087個IEO項目,募資超20億,62%破發?“比特幣將要暴跌到5000美元”,“加密貨幣就是騙局”。隨著9月底比特幣的暴跌,又出現了這樣的論調.
1900/1/1 0:00:00本報告由火幣區塊鏈研究院出品,報告發布時間2019年9月29日,作者:袁煜明、王蕊 摘要: 本周區塊鏈資產總市值比上周下跌18.89%,TOP100項目中93個項目市值有不同程度下跌.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