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旗銀行新型支付和業務發展部門的TonyMcLaughlin在接受FinextraTV采訪時談到了他對比特幣、央行數字貨幣和Facebook的穩定幣項目Libra的看法。
他將比特幣與中國、瑞典等國正在開發的央行數字貨幣進行了比較,McLaughlin表示,“央行數字貨幣不會是比特幣使用的工作量證明共識機制。其將是接近中心化的系統,不會向運行節點的匿名用戶開放。”
花旗銀行:到2030年,區塊鏈上的資產代幣化可能會成為價值5萬億美元的行業:金色財經報道,紐約證券交易所的投資者單日交易量超過10億股,但其中許多交易需要數天時間才能結算。摩根大通和花旗等大銀行認為他們有一個解決方案,他們需要借用加密貨幣的工具區塊鏈來實現這一目標。花旗認為,到2030年,區塊鏈上的資產代幣化可能會成為一個價值5萬億美元的行業。但市場的嚴格監管以及SEC對加密貨幣的打擊可能會減緩采用速度。[2023/7/22 15:51:42]
McLaughlin表示,像Libra這樣的私有數字貨幣也是如此。工作量證明共識機制的缺點是需要大量的能量來驅動用于解決數學問題以贏得將下一個區塊添加到分類賬的權利的計算機。這使得加密采礦成為一項非常昂貴的任務,而現在比特幣已經經歷了第三次區塊獎勵“減半”,礦工的回報可能會減少,這可能會使其無法繼續維持。
花旗銀行:美聯儲資產負債表或將進一步擴張 強勢美元或結束:隨著美聯儲資產負債表的急劇擴張,美元的流動性壓力有所緩解,不過其它市場仍存在去杠桿以及缺乏流動性的問題,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可能已經擴張到5.2萬億美元,未來一到兩個月,若美聯儲進一步購債或者宣布宣布新的工具,其資產負債表料將擴張至6萬億美元,并可能在6月前升到7萬億美元,儲備金可能升至4萬億美元上方,如果美聯儲以10比1的杠桿率,動用刺激法案中4250億美元的財政部資金,那么它的“火力”可能會增加4萬億美元,這意味著其資產負債表規模可能超過10萬億美元;這應該能夠有效地解決美國國內面臨的美元流動性緊張的問題,并可能預示著近期的強勢美元的結束。(金十)[2020/3/26]
雖然如此,他仍然不掩飾自己對比特幣的喜愛。他提到,“我對比特幣有好感,其意識形態很純粹,尤其是作為世界貨幣的烏托邦想法。”
花旗銀行表示將不再允許其持卡人使用信用卡購買比特幣:據華爾街日報消息稱,美國三大銀行之一花旗銀行標示:花旗銀行將不再允許其持卡人使用信用卡購買比特幣。[2018/2/3]
比特幣不受政府和央行金融刺激的負面影響,它為投資組合抵御通脹提供了一個有用的多元化工具。McLaughlin表示,“比特幣是一種不相關資產,因此,比特幣是可以接受的,雖然在支付方面比特幣有一些重大的不足。”
他指出,“雖然比特幣在支付中的應用還沒有開始。它仍然是一種投機或另類資產,就像人們投資賽馬、藝術品和葡萄酒一樣。”
在過去一年中,很多傳統銀行都在積極探索區塊鏈領域。花旗銀行與分布式分類帳技術公司Komgo合作為金融業搭建基于區塊鏈的基礎設施。花旗集團大宗商品貿易融資全球負責人KrisVanBroekhoven表示,貿易數字化是花旗同Komgo合作的主要原因之一。
此外,搜索巨頭谷歌計劃通過與銀行巨頭花旗集團和斯坦福大學信用合作社合作提供支票賬戶。花旗集團美國消費者銀行業務負責人AnandSelva表示,與Google的合作伙伴關系將使該銀行不受實體分支機構的限制。“我們必須永遠在客戶身邊。”
圖片來源:citibank
作者LiangChe
本文來自比推bitpush.news,轉載需注明出處。
Tags:比特幣區塊鏈數字貨幣cLA比特幣交易所合法嗎區塊鏈域名誰在管理數字貨幣被騙了幾十萬提取不出來NibbleClassic
去年“1024會議”之后,國內區塊鏈應用市場迅速升溫。今年4月份,發改委將區塊鏈納入新基建建設范圍.
1900/1/1 0:00:00區塊鏈產業發展,前提是區塊鏈人才的發展。區塊鏈領域的競爭,必然首先是人才的競爭。那么,什么是區塊鏈?區塊鏈發展又需要什么樣的人才?區塊鏈發展面臨著什么樣的形勢和外部機遇?區塊鏈從業者和區塊鏈機構.
1900/1/1 0:00:00來源:cointelegraph中文特斯拉股價飆升至1,027美元,市值超過比特幣,達到1,880億美元.
1900/1/1 0:00:00由上海市科技創業中心、楊浦區科學技術委員會、上海區塊鏈技術協會主辦的2020長三角區塊鏈應用創新大賽復賽評審于6月9日圓滿落下帷幕.
1900/1/1 0:00:00盡管眾多OTC人士已多次強調,切勿使用支付寶、微信、傳統銀行等進行出入金,但還是有很多用戶使用支付寶出入金,主流平臺也都涵蓋支付寶首付款渠道.
1900/1/1 0:00:00物聯網時代的背后,安全問題成為關鍵挑戰5G時代將是萬物互聯的時代。從工業物聯網到智慧城市再到智能家居,物聯網將深入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據GSMA預測,2025年,全球物聯網連接數將達到252億.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