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日新月異的背景下,數字化所帶來的影響和變化正從經濟社會向金融領域不斷延伸。其中,對數字貨幣的研究近年來備受關注。
接受《金融時報》記者專訪的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副研究員、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高級研究員周莉萍表示,在數字經濟高速發展的背景下,數字貨幣將是未來最重要的金融基礎設施之一。金融科技已經推動數字貨幣、支付清算體系內生發展。預計各國的中央銀行不會在未來的數字經濟中缺席,央行數字貨幣的加速研發將是中央銀行理解并適應數字經濟發展的一種重要方式。上海證券研究報告則指出,盡管全球多國已經開展數字貨幣的研究和實踐,但數字貨幣仍舊是前路漫漫。
多個經濟體加強數字貨幣研究
金融時報:美國金融監管官員反對嚴格的加密貨幣管控:6月9日,美國一位金融監管官員海絲特?皮爾斯(HesterPeirce)公開表示,反對嚴格的加密貨幣管控,并警告這樣做可能會打擊交易積極性。(《金融時報》)[2021/6/9 23:24:04]
就全球范圍而言,多個經濟體央行對數字貨幣已進行了積極的探索和研究,甚至實踐,在全球數字貨幣的潮流下,金融科技也正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
10月29日,日本央行表示,該行將在2021財年對數字貨幣開展可行性研究。該行將與金融科技企業以及其他國家的央行合作開展相關試驗。日本銀行在一份聲明中說,其“將開展試驗,以一種更具體和實際的方式探索央行數字貨幣的普遍用途,而不是像以往一樣局限于概念研究”。但日本銀行目前尚無發行數字貨幣的計劃。
動態 | 金融時報:學習區塊鏈首先從防騙開始:11月20日,金融時報發表題為“學習區塊鏈首先從防騙開始”的點評文章稱,區塊鏈首先是一種門檻不低的技術,不是人人能隨便參與的,更不是輕松“撈錢”的金礦。即便想要參與區塊鏈行業,也應該先學習,而學習應首先從防騙開始。
文章表示,近來,不少沉寂許久的“區塊鏈”“炒幣”微信群再度活躍,“空氣幣” “人類健康”“重構商業模式”等神乎其神的概念與區塊鏈聯系在一起,在上至“商業領袖”下至“廣場舞大媽”的廣泛人群中流傳。這只能說明,有騙子出沒,準備借區塊鏈熱潮行騙。防騙,首先要冷靜,問問自己究竟懂不懂這門技術。其次,在天花亂墜的宣傳鼓動面前,一定要牢記基本常識——一份工作若是以先交“會費”為前提,以拉更多人參加為工作內容,那必然是騙局,而絕非區塊鏈帶來的“撈金”機會。[2019/11/20]
歐洲中央銀行10月發布的一份報告說,該行計劃于2021年年中就是否啟動數字歐元項目作出決定。報告指出,數字歐元可能給歐元區公民提供一種安全的貨幣形式。發行數字歐元有利于支持歐洲經濟數字化和歐盟戰略獨立性,以應對現金作為支付手段作用顯著下降的局面,還可作為新的貨幣政策傳導渠道,降低常規支付服務風險,提升歐元國際地位,改善貨幣和支付系統總成本等。11月,歐洲央行行長拉加德表示,如果數字歐元計劃繼續推進,那么將需要長達4年的時間才能取得成果。她還指出,數字歐元將是一種補充,不會替代現金。
動態 | 英國金融時報:各國央行應學習中國納入數字支付 而非發行數字貨幣:金融時報周二刊文稱,中央銀行不應發行數字貨幣,因為其沒有能力與個人客戶打交道,并且還涉及合規性檢查等問題。中央銀行不應急于與Facebook、Tether和微信這樣的公司競爭或是直接禁止它們,而是最好向中國人民銀行那樣將數字支付納入中央銀行業務并將重點放在他們最擅長的方面:管理穩定性。這之后,如果穩定幣變得受歡迎,以至于其儲備開始成為貸款的限制,中央銀行就可以開始對這些儲備收取負利率,同時可以決定向客戶收取多少費用。[2019/9/18]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表示,美國“致力于深思熟慮地評估央行數字貨幣的潛在成本和收益”,但尚未就此作出最終決定。美聯儲正在研究數字美元的優點和可能的技術解決方案,不過在未來幾年內似乎不太可能推出。英國央行行長貝利表示,私人發行的穩定幣可能存在隱私問題,數字貨幣可能是“解決這個問題的答案”。
聲音 | 金融時報:區塊鏈等技術正在重塑金融行業:金融時報發文表示:以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為代表的金融科技正在重塑金融行業的業務模式和未來發展格局。調研數據顯示,金融科技最有可能沖擊的金融領域包括支付、信貸、資管等。信托公司作為重要的資管機構,在金融科技應用方面較銀行等相對滯后,未來應大力擁抱金融科技,塑造資管新時代的核心競爭力。[2018/10/29]
澳大利亞央行11月宣布,將與聯邦銀行、澳大利亞國民銀行等合作,利用分布式賬本技術探索大規模發行中央銀行數字貨幣的可能用途和影響。澳洲聯儲表示,該項目將涉及開發概念驗證,預計在2020年底左右完成,并將在明年上半年發布項目報告。11月,伊朗修改法律,將加密貨幣重新納入央行進口融資機制。伊朗也因此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在國家層面使用加密貨幣進行價值交換的國家。不過,各國對數字貨幣仍主要處于研發狀態,實踐中,數字貨幣落地并不多。目前,十余個國家正在開展相關的試點或測試。
研發工作受多因素推動
事實上,由央行發行數字貨幣并非近幾年的新倡議。早在1987年,經濟學家詹姆斯·托賓就在其著作《維持監管差異的情形》中提出了這一構想。
“在數字經濟高速發展的背景下,數字貨幣是未來最重要的金融基礎設施之一。金融科技已經推動數字貨幣、支付清算體系內生發展。”周莉萍表示,在外部壓力和支付清算體系內生發展的雙重壓力下,全球央行近年來加速開展了CBDC研究項目,圍繞央行數字貨幣發展動因、基本性質、運行要點等進行深入研究。
周莉萍還表示,各國央行開展CBDC相關研發工作主要動因包括:維護金融穩定、協助貨幣政策實施、提高國內以及跨境支付效率和支付安全、促進普惠金融發展,以及應對實物現金逐步減少和支付平臺高度發展可能引發的操作風險等。
數字貨幣發展前路漫漫
盡管各國央行加強了對數字貨幣的研究,但綜合來看,各國央行在數字貨幣領域仍舊存在不少分歧和不同做法,例如如何界定數字貨幣,數字貨幣存在哪些分類,數字貨幣的存在會對現金帶來哪些沖擊,數字貨幣是否應當有利息等。另外,國際上對數字貨幣的收益和風險也存在不同看法。
“2019年以來,約有80%的中央銀行正在進行央行數字貨幣的相關研究或實踐工作,全球大約有17個央行開展了零售型數字貨幣的研究和試點工作,全球央行開展CBDC研究的廣度和深度有明顯提升。”周莉萍表示,大部分國家的CBDC工作仍處于試驗和概念驗證階段,極少數國家和地區雖然進行了試點研究,但并沒有在短期內推出CBDC的明確計劃。
上海證券報告表示,貨幣本質上屬于全社會的一種信用制度安排,從當前各國開展數字貨幣試點和推出的實踐看,數字貨幣仍有較長道路要走。當前各國對數字貨幣的研究,主要是基于技術層面的,對制度安排思考還未有綜合考慮——現有實踐主要集中在支付安排方面。而貨幣制度除了支付結算安排外,更為重要和基礎的,還在于貨幣、信用的創造和管理。另外,也需警惕資本市場上的數字貨幣概念炒作。
“中央銀行不會在未來的數字經濟中缺席,CBDC的加速研發將是中央銀行理解并適應數字經濟發展的一種重要方式,其主要目的是改進和完善本國金融體系,提升金融服務水平。”周莉萍如是說。
澎湃新聞記者蔣夢瑩來源:澎湃新聞數字人民幣到底能否取代支付寶和微信支付,成為主要的電子化支付工具?11月25日.
1900/1/1 0:00:00前幾天AC提及Yearn和Sushiswap的合并,Sushi再次引起人們的關注。不過,其實Sushiswap一直在DEX領域生存和發展著.
1900/1/1 0:00:00在12月1號的文章中,我寫到如果機構投資者認為比特幣的潛力和價值會趕上甚至超過黃金,那么他們衡量比特幣的價格就會用比特幣的總市值和黃金的總市值相比.
1900/1/1 0:00:00今日HarvestFinance用戶賠付方案開始實施,遭受損失的用戶已可以申領GRAIN代幣,GRAIN流動性提供者激勵也已啟動.
1900/1/1 0:00:00免責聲明:本專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內容亦并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制。投資者不應只按本專欄內容進行投資.
1900/1/1 0:00:00概述本文主要遍歷了2011年8月至今的比特幣日K線走勢,在此基礎上采用統計分析方法,總結了重大波動的周期和振幅規律、波動率、自然回撤、頂部特征、熊市特征、底部特征、橫盤整理和后市推演等價格運動特.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