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Web3的風向正悄然改變。過去一個月里,一些利好中國Web3的變化接踵而至。
首先,中國NFT市場正在告別“戰戰兢兢”。
此前,NFT/數字藏品的二級交易在中國一直處于“灰色地帶”。既無法律判定其違規,也沒有說不違規。關于NFT二級交易是否合規,沒有明確的信號。
然而,自2023年元旦以來,在過去兩周多的時間里,幾乎每隔一天就有一家“國字號”的數字資產交易平臺宣布啟動。比如,中國數字資產交易平臺、大灣區數字文化資產交易平臺、廣文數字文化資產交易平臺、安徽“國版優藏”平臺、“穹宇世界”可信流通元宇宙平臺等等。
這些平臺分布在北京、成都、安徽、廣東、廣西、天津等地。主要由當地的文化產權交易所、知識產權交易所、省委宣傳部、數據交易所或技術交易所等國資機構發起。交易標的物包含但不限于數字藏品、IP版權等。
Gemini 考慮在未來12個月內擴展到中國香港和澳大利亞等市場:金色財經報道,Gemini亞太區負責人Jeremy Ng表示,Gemini正在考慮在未來12個月內擴展到中國香港和澳大利亞等市場,并為新員工提供包括無限假期和利潤分享計劃在內的福利,以吸引全球人才。[2021/6/25 0:04:52]
目前來看,這些交易平臺彼此之間呈競爭關系。幾乎都處于招募合作機構的階段,交易規則仍在制定、完善。可以預見,短期內會有更多的區域性、地方性政府機構發起的數字資產交易平臺誕生。
地方政府如此有勇氣邁出這一步,其背后有更大的政策紅利。“國字號”數字資產交易平臺的密集爆發,是在“數據二十條”公布之后。在那之后,也是各省市召開“兩會”的時間。此后,Web3、元宇宙發展規劃也被寫進了各地政府工作報告。
比如,《浙江省元宇宙產業發展行動計劃》里指出:“要建設區域性、行業級數據交易平臺,探索基于NFT的數字資產交易場景建設。”
比特大陸在中國臺灣引發的風波還在持續,“立委”稱招募過于高調被檢舉查獲:比特大陸在中國臺灣引發的風波還在持續。中國臺灣當局表示,已移送20多家公司由請調查局調查,基本集中在半導體相關產業。有“立委”稱是比特大陸旗下公司招募得過于明顯、高調,才被檢舉查獲,引發此次風波。
據彭博社、經濟日報等報道,比特大陸2017年跨足AI人工智慧產業,涉嫌未經許可即在臺設立公司、3年來挖走多家上市科技公司200多名工程師,新北市調查處發動搜索并約談相關19人涉案人士。但目前比特大陸作為依賴的臺積電似乎未受影響。
臺積電回復稱,一向秉持與客戶建立伙伴關系的精神,以期成為客戶信賴且賴以成功的長期重要伙伴。(吳說區塊鏈)[2021/4/15 20:23:33]
初略統計,各省市計劃在2025年實現的元宇宙產值總和已超萬億。這也意味著,中國邁向“下一代互聯網”的建設,大大提速了。更重要的,方向變得更清晰了些。
中國央行今日開展100億元逆回購操作:中國央行今日開展100億元逆回購操作,因今日400億元逆回購到期,當日實現凈回籠300億元。本周,中國央行進行2000億逆回購操作,因本周有4300億元逆回購到期,本周實現回籠2300億元。[2020/12/4 23:03:39]
NFT告別天價,脫虛向實
“國字號”數字資產交易平臺密集入場,正值NFT市場的低谷。
過去一年來,NFT交易額持續下滑。海外最大的NFT交易平臺OpenSea在過去一年里,交易量下滑90%以上。相比于2022年的市場高點,主流項目的價格基本都下降了60-70%。
而另一方面,AlchemyInsights數據顯示,過去一年NFT的API請求增長了10倍,更多的開發者正擁抱NFT。
兩組數據對比,這意味著,炒作NFT的人少了,以PFP類為代表的NFT時代正在落幕;同時,更多傳統行業開始入場挖掘NFT技術的實用價值。
動態 | Kakao或在中國交易所上線其加密貨幣Klay:韓國通訊巨頭Kakao目前正考慮在兩個交易所上市其加密貨幣Klay,分別位于中國和韓國,但據報道韓國政府可能會阻止其選擇本國平臺。(News1)[2019/9/3]
在一位公鏈創業者看來,過去的NFT、數字藏品等產品并沒有發揮出NFT技術的真正價值,而主要是被人用來投機炒作。
“大多數PFP項目的價值是被哄抬出來的,它們不具備功能性。”資深Web3投資人、DraperDragon合伙人王岳華告訴36氪,這些PFP類的項目價值非常小,只是尋求一個群體的認可去支持它的價值,價格大幅下滑很正常。
“現在的大多數NFT仍然是一個簡單的作品權益或者映射,缺乏足夠的應用場景,業務潛力也不深。”王岳華表示,未來的NFT一定是更多的權益組合,讓更多實體業務進入NFT領域。
“國字號”數字資產交易平臺以捏合交易、收取交易手續費為主要收入來源。從各平臺公布的文件看,其目的并不是以賺錢、盈利為主,而是主要承擔數字資產交易的交易流程、標準的建設,實現資產數字化、數字資產全生命周期管理、數字IP全球化流通等作用,同時規避各細分領域二級市場的過度炒作。
現場| 人大向松祚:脫實向虛不利于中國經濟發展 ?:金色財經現場報道,8月5日,在首屆中國區塊鏈媒體社會責任論壇上,著名經濟學家、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亞牛所理事兼副所長向松祚發表講話,他指出:現在真正懂得區塊鏈技術的人很少,區塊鏈最近的火爆與狂熱反應了中國整個社會的三大問題:貪婪暴富、浮躁浮夸、毫無底線,脫實向虛不利于中國經濟的發展。[2018/8/5]
無論是元宇宙還是數字資產交易平臺,其目的本質上還是虛實結合,推動實體經濟的發展。
一位數字藏品平臺創業者同樣感受到這種變化,他對36氪表示,數字藏品的發展,一定要結合實體。“讓數字藏品從收藏這一屬性向工具、身份標識、實體權益憑證等更多維度發展。這對整個NFT或者加密市場都有益。能夠真正讓加密市場一步步脫虛向實。”
大方向:打破Web2的割裂,權利還給個人
“數據二十條”公布之后,首先利好的其實是“數據交易所”賽道。各地數據交易所紛紛聞訊而動,比如:上海、深圳數據交易所正式上線運營,廣州數據交易所增資至8億元,河南數據集團成立等等。
實際上,“數據交易所”推進的事情,與Web3密切相關。
Web3追求的是開放、共贏,數據權歸個人所有。而過去,企業之間的生態是相互割裂的,互不兼容。2021年,工信部曾提出互聯網行業必須“互聯互通”,解除互相之間的屏蔽。然而,解除“網址屏蔽”相對容易,但解決彼此間數據的互通則難上加難。
數據流通問題不解決,很難談得上“將數據權歸還個人”。
相比之下,Web3沒有Web2的歷史包袱。區塊鏈本身就是開源的,Web3應用搭建在區塊鏈上,數據從服務誕生時起就歸個人所有,能夠自由流通。從一開始就不存在數據層面的壟斷問題。
問題是,區塊鏈上所積累的用戶數據較少。而社交身份、消費喜好、閱讀喜好等用戶畫像的形成,都是靠長時間的用戶行為積累而成的。更多的有價值的數據,依舊留存在Web2的世界里,且日益龐大。
如何將Web2變得開放、個人和企業數據流通起來,也正是“數據交易所”將解決的問題。
數據交易所是一個“老概念”。目前,全國各地有近50家左右。在2015年和2020年左右有兩次“爆發期”,大量數據交易所成立,但都不盡如人意。那段時期,大多沒有搞清楚數據交易的基本制度,也因此阻礙了市場的發展。
此次“數據二十條”規則的明晰,為數據交易機構探索各種數據定價機制提供了基礎。里面提到:
公共數據按政府指導定價有償使用,企業與個人信息數據市場自主定價;
推進非公共數據按市場化方式“共同使用、共享收益”的新模式;
創新技術手段,推動個人信息匿名化處理,保障個人隱私;
建立數據資源持有權、數據加工使用權、數據產品經營權等分置的產權運行機制等等。
以上這些,都是此前中國Web3被人詬病的問題,如今得到了解答。
數據交易所的業務不僅僅是做供需撮合,而是要打造一套從規則、流程、技術都健全的信任機制。
這樣,也會鼓勵政府、企業將更多數據加工成數據產品,放到市場上流通。比如政府將稅務、工商、水電煤、能源氣象、交通出行等公共數據上架。
例如,在上海數據交易所的行情屏幕上,列有產品名稱、供方名稱、產品類型、數據產品說明書、合規說明書等信息。
數據成為資產,無論對企業還是個人都意義非凡。一方面,當更多數據成為數據產品,成為企業資產,對企業的估值方式也會帶來極大改變。
另一方面,“用戶成為企業發展的受益者”也會變為現實。比如,黃奇帆曾表示,作為擁有大量個人數據的平臺,也應當將數據交易收益的20%-30%返還給數據的生產者。且大數據殺熟的現象,會越來越少。
以上,將數據交易所、數字資產交易平臺、“數據二十條”綜合起來看,Web3與Web2并不是相互對立的關系,而是可以相互融合。
如果說數字資產交易平臺是直接面向Web3的未來,那么數據交易所則是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將Web2帶入Web3。
那個自由、開放的互聯網世界正在向我們靠近。
頭條 ▌央視播放撫州創世紀公司“挖礦”貪腐細節,涉及24億元和近16萬臺礦機1月9日消息,電視專題片《永遠吹沖鋒號》第二集《監督》在央視播出.
1900/1/1 0:00:00原文標題:《Bankless:關于2023年的8個Web3游戲主題愿望清單》原文作者:WilliamM.Peaster 原文編譯:DeFi之道 毫無疑問,當我們展望未來時.
1900/1/1 0:00:00關于Web3的概念,我們現在比較熟悉的是由GavinWood于2014年提出的融合去中心化區塊鏈技術以及代幣經濟學的迭代互聯網想法.
1900/1/1 0:00:002022年第四季度的主要事件想必無人不知,而這也是能夠被載入Web3.0史冊的事件:FTX的急轉直下,近乎于一夜之間崩塌.
1900/1/1 0:00:00原文作者:MatíasAndrade、KyleWaters原文來源:CoinMetrics 原文編譯:DeFi之道 去中心化金融是一種快速增長的區塊鏈技術應用,旨在提供金融服務.
1900/1/1 0:00:00原文作者:LouisWang原文編輯:Biteye核心貢獻者?Crush 原文來源:Biteye 隨著區塊鏈技術的發展,鏈上生態的繁榮,豐富的交互行為帶來了海量數據.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