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其實不難理解,創意和認知有關,但認知并不僅僅是靠“想”,也依賴“行”,這是許多認知語言學的前沿研究向我們揭示的道理。許多偉大的科學發現和文學著作都誕生于踱步之中,谷歌這類國際知名的創意中心也都會在公司內部留足便于員工散步徘徊的空間。身體的運動對我們思考的幫助,絕不只是俗語里的智慧,而是被科學研究和歷史事件所證實。以下內容經出版社授權摘編自《我們為什么要行走?》,有刪改,小標題為摘編者所加。
《我們為什么要行走?》,作者:沙恩·奧馬拉,版本:后浪丨中國友誼出版公司2021年9月
行走如何有助于創意的誕生?
我熱愛行走的理由有很多,排名靠前的是,在我看來它是去除大腦雜念的最佳方式。行走的時候,我可以自由整理思路,和自己安靜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可能只是處理日常問題,但這個過程對我來說很重要。有這種想法的不止我一人。自古以來,人們就知道好好地走一走能把事情想清楚。古代希臘的逍遙學派主要在行走中教學,并因此得名——peripatetic的意思就是“到處走動”。哲學家尼采甚至提出:“只有通過行走得出的想法才有價值。”作家梭羅也這么認為,并寫道:我的腿一旦動起來,腦子里的想法也開始涌動,好像朝著低處泄洪,想法在高處源源不斷地形成新的水流。涓涓細流從源頭冒出,滋潤我的大腦……我們只有在運動中才能形成完美循環。長期坐著寫出來的文字,必然機械、呆板,讀起來如同嚼蠟。
這些觀點非常重要,表明身體的運動與流暢的思考之間存在著重要關聯。此外,它們還強調運動與創造性工作之間的關系。很多人雄辯地寫道,行走讓思考、創造力和情緒變得清晰。華茲華斯散步的時候創作了《廷騰寺》,他說:“一離開廷騰寺我就開始創作……然后總結……逛四五天后……一行都不用改,直到我到布里斯托才寫在紙上。”大約150年前,丹麥哲學家克爾凱郭爾這樣寫道:“每天我都要散步,直到自己感覺幸福,遠離所有病痛。我一直走,走出最好的想法,沒有什么壓力不能通過行走消除。”多年來,藝術家和哲學家的寫作及日常生活中都少不了類似的言論。所以,行走是人類最平凡的一項奇跡,直接和間接對我們的許多行為產生影響,讓我們的思想能自由到達最有創造力的狀態,這不是21世紀的新發現。但是,上述過程的經過和原因,卻是如今最令人激動的研究前沿。
就我個人來說,行走對寫作大有幫助和啟發。我要寫本書,就會用心安排章節、標題和主題。我會閱讀、做筆記、畫重點,拿上我的錄音機,邊走邊錄。計劃半小時的行走和談話會變成一小時或更久。我說的遠超出筆記要點范圍,而且經常如此。這樣過了幾周、幾個月,五六萬字就成形了——在此基礎上,修改、修訂和編輯成書。我要讓句子更短,用更少的從句。不管有什么不足,行走都能讓寫作和口述流暢,只要不怕別人異樣的眼光,這么做一定有用。此外,我發現寫作之前散步有助于后面的工作,能幫我整理思路。羅素對散步的熱情令人吃驚,而且他的自傳中隨處可見散步的片段。他的朋友,演員和戲劇家邁爾斯·馬勒森寫道:“每天早晨伯蒂都會獨自走一小時,構思和創作當天的寫作內容。接著他回來,會寫一個上午,順暢、輕松且沒有任何修改。”帶著思考重點去散步,為接下來的寫作做好準備。
Delphi Labs總法律顧問:CFTC行動使DeFi在美國變得非法:金色財經報道,CFTC 同時發布了針對Opyn、ZeroEx和Deridex三個著名DeFi公司的懲罰和和解指控。Delphi Labs總法律顧問Gabriel Shapiro對此表示:“如果你為DeFi信用協議運行任何類型的接口,請不要在美國。當我說CFTC針對OokiDAO的案件根據CFTC的美國法律觀點使DeFi變得非法時,很多人告訴我我瘋了,但我說的是對的,他們錯了”。[2023/9/9 13:28:11]
完成一個簡單的任務:數一數上一段話中“的”字出現的次數。數完了嗎?好,現在用幾秒鐘回憶生活中美好的瞬間。你會發現,自己能夠相對輕松地在聚焦細節和宏觀事件之間切換。這個小練習展示了大腦的兩種關鍵工作模式:主動執行模式和默認模式。主動模式包括集中注意力處理細節;默認模式包括走神、反復回想自身經歷,以及將注意力從當下環境移開。
我們會花費大量時間走神。經驗抽樣研究——用手機定位人在一天之中的位置,同時詢問他們的活動——發現,我們有大量時間都處于默認模式,據估計我們的意識每小時有長達10~15分鐘的時間會脫離自身所處環境。但是走神不是無所事事或浪費時間,至少人們對此的普遍認知并非如此。相反,它是精神掃除的關鍵,讓我們整合過去、現在和將來,反思我們的社會生活,創造大型個人敘事。如果說走神是無所事事,那它就是一種特別的、主動的無所事事——我們的行為是靜止的,但精神很活躍。孩子們總是被老師告誡,不要看窗外,把注意力放在課堂上。但是老師們似乎都錯了,聚焦任務和走神是硬幣的兩面。我們關注任務是為了更好地執行,我們轉移注意力是為了收集資源,在遇到困難的時候解決問題,或者就是為了整合執行任務時得到的信息。兩種狀態的切換,讓我們的生活富有成效、充滿創意。各種實驗表明,主動的走神為之后的問題解決提供創意,走神的人比不走神的人能提出更多、更有創造性的解決方案。
《行走的歷史》,作者:查德·布萊恩特/亞瑟·伯恩斯/保羅·雷德曼,版本: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20-5
自相矛盾的是,行走是一種主動的游手好閑,又促進全神貫注的走神。行走有方向性和重點,但是在此過程中,意識可以輕松游蕩,思路可以跳到即將到來的一天或已經過去的一天,未來一年或過去十年,以及得到或失去的機會。喬伊斯在他的偉大小說《尤利西斯》中很好地呈現了上述想法:“我們行走,穿過自己,遇見強盜、鬼魂、巨人、老人、年輕人、妻子、寡婦和相親相愛的兄弟,但總會看到我們自己。”在行走過程中,你可以與自己安靜地談話,與別人大聲交談,或者只聽音樂、有聲書或播客。與人結伴行走的好處是可以交流信息,并把這些信息融入自己的記憶、想法和感受。
DeFi協議Sovryn推出由比特幣支持的穩定幣DLLR:3月17日消息,基于比特幣的DeFi協議Sovryn推出100%由比特幣支持的穩定幣Sovryn Dollar(DLLR),DLLR從其他比特幣支持的穩定幣中聚合而來的,并與美元掛鉤。[2023/3/17 13:08:54]
從最簡單的層面來說,行走能夠有力促進不同意識狀態之間的切換,或許是因為大腦某些關鍵區域的結構。在我們提取記憶時,被激活的大腦系統位于海馬體附近,以及許多與它相連的結構——擴展的海馬體。關鍵是,當你在環境中行走、奔跑和尋找方向的時候,擴展的海馬體也會被激活。這樣的大腦系統支撐兩個相關功能:情景記憶和空間導航。為什么大腦能在兩種思考模間中切換是創造力的核心,一種可能的解釋是為了創造新事物,你必須用某種新奇的方式把不同想法聯系起來。在走神過程中,想法不斷碰撞,但集中注意力讓你檢查這些想法是荒謬的還是新奇、有趣的。我們了解得越多,就越發認定海馬體在上述活動中發揮關鍵作用,促進大腦內部富有成效的“異花授粉”過程。我們甚至可以把走神看作一種“發散思維”,你的思考超越了問題及可能應對方案的常規限制。
在默認模式下,我們一般會思考全局,反思我們的過去和可能的未來。我們也花時間為別人考慮——在他人缺席情況下的“社會認知”。我們還會幻想。或許還有另一種看待默認模式網絡的角度,它參與關乎我們自身和身處的更大世界的故事及敘述的構建。所以,一些理論家甚至認定,默認模式網絡構建了自我的核心,因為這種模式在自傳體式回憶中十分活躍和忙碌。
實驗表明,我們看電影、讀小說、講故事和聽故事的時候,被激活的是默認模式網絡。我們已經知道,在默認模式活動和主動執行模式活動之間切換,能夠產生創造力。但是最近一項重要研究提出一個更有意思的觀點,認為創造力是在主動執行網絡和默認網絡同時參與的時候產生的。這就像同時看到森林和其中的樹:聚焦細節,同時關注整體。
心理學和神經科學遲遲沒有意識到行走對創造性思維的促進作用。諾貝爾獎得主、心理學家、經濟學家丹尼爾·卡內曼卻是一個例外。他在著作《思考,快與慢》中寫道:“有一個邊走邊思考和工作的最佳速度。”他甚至提出,行走中輕度的身體刺激,可以激發更警覺的意識。卡尼曼敘述的結尾很有趣。行走,然后心算23和78的乘積,你會馬上停下來,不再走動。卡尼曼評論道:“當步速超過漫步的速度時,行走體驗變得完全不同,因為轉換到更快的速度,會極大地破壞思考的連貫性。”他舉的例子,當然只能說明他個人的情況。乘法問題定義明確,而且有固定規則,解決這個問題需要嚴格的子任務序列,這些子任務都非常依賴于工作記憶的同時呈現。換句話說,此時不需要——其實是極不可取——創造性的解決方案。但是對于其他類型的問題也是如此嗎?對于沒有確切答案的問題呢?這些問題本身的表述都模糊不清、存在缺陷或不完整。
發生在偉大的愛爾蘭數學家、都柏林三一學院的威廉·羅恩·哈密頓爵士身上的故事,就與卡內曼完全相反。哈密頓努力構建一個新的數學理論—“四元數”——將復數理論延伸到三維空間。它涉及完全異于日常經驗的數學,但這一理論可以用于當代物理學、電腦游戲、動畫和圖形,甚至電動牙刷的設計。14哈密頓在他每日固定的兩小時行走過程中找到了答案,路程從都柏林北的丹辛克天文臺到愛爾蘭皇家學會或三一學院。哈密頓用削筆刀把基本公式刻在卡布拉的掃帚橋上。如今,橋上有一塊牌子紀念哈密頓的貢獻:
鏈上NFT游戲EtherOrcs聯創宣布將停止游戲開發:2月8日消息,鏈上NFT游戲EtherOrcs聯合創始人poof宣布將停止開發EtherOrcs。EtherOrcs始終免費鑄造、不盈利,內部團隊在評估“融資”路徑時發現,EtherOrcs這樣的項目很難讓投資者和冒險資本家理解,更符合獨立游戲開發。
poof表示,將開放其藝術和合約作為CC0,并希望其他人可以使用其組件進行構建。團隊將盡可能繼續維護和運行服務器和核心基礎設施。資產仍然完全在鏈上,因此社區仍然有很大機會在基礎資產的基礎上進行建設,并找到參與項目的新方法。[2023/2/8 11:54:30]
威廉·羅恩·哈密頓爵士于1843年10月16日途經這里靈光一閃,發現四元數乘法的基本公式i2=j2=k2=ijk=—1,并刻在這座橋的石頭上。
哈密頓自己這樣描述靈光閃現的瞬間:“然后我恍然大悟,我們必須承認,在某種程度上,為了計算三元向量,存在空間的第四維度……一個電路就這樣閉合,火花在閃動。”這一靈感瞬間包含許多關鍵要素:長時間思考、準備和孕育,新問題的主動構建,通過漫長的思考測試不同解法;同時,還有大量的行走。現在,當地每年10月16日都會舉行哈密頓步行以紀念他的重要發現,世界各地的數學家都前來參加。
《思考,快與慢》,作者:丹尼爾·卡尼曼/DanielKahneman,版本:中信出版社2012-7
“創造力”不僅來自于思考,也來自于身體
那么,從這些軼事中我們能獲得什么呢?行走,為創造性的數學思維制造障礙,還是提供便利?首先,以上兩人面對的問題不同——一個定義明確,需要單一的解法;另一個定義模糊,需要創造性答案。這表明,行走對思考后一種問題有促進作用,尤其是需要發散思維的問題,這種思維需要探索多種潛在答案。不管是行走中、行走后,還是貫穿整個過程,行走都能夠影響創造性思維過程。而且行走的作用有正面的,也有負面的,取決于何時測量行走的作用。如果大腦處于更好的生理狀態,那么創造性思維就能獲得持久的間接溢出效應。最后,我們還要明白一件事:卡內曼承認,快速行走更費力,需要相對持久的注意力,不讓自己突然跑起來,或只是為了避免摔倒。我們已經知道,有氧運動對大腦有各種深遠的積極影響,對心肺功能亦然。因此,以略低于需要持續關注的速度行走,對創造性認知有最佳的作用。
在我們進一步探索體力活動對創造性認知的貢獻之前,先思考這些問題:我們所說的“創造力”到底是什么?什么是創造性思維?人們廣泛接受的定義包含兩個核心概念:創造新奇之物,并賦予其某種價值。評估創造力的測試通常注重發散與聚合思維,有時這些測試也關注藝術表現力。發散思維通常要在有限時間內針對一個問題提出多種解決方案。聚合思維與之相反,需要一個獨一無二的答案回答具體情境下的問題。填字游戲就是典型的聚合思維,愛因斯坦著名的方程式“E=mc2”也是如此。
三箭資本創始人在Twitter上收到了該基金清算人的傳票:金色財經報道,加密貨幣對沖基金Three Arrows Capital的創始人在Twitter上收到了該基金清算人的傳票。三箭資本的創始人Kyle Davies和Zhu su自去年其價值10億美元的對沖基金倒閉后一直在逃。清算人稱,這對夫婦一直不愿意參與破產程序,導致了不尋常的Twitter傳票。
三箭資本破產程序正在美國、新加坡和英屬維爾京群島進行。該基金正由金融咨詢公司Teneo進行清算,該公司去年通過Twitter和電子郵件向紐約南區法院請求授權傳喚創始人。
聯合清算人在一份聲明中說,我們仍然專注于努力推進三箭資本有限公司的清算程序,以便代表債權人實現資產回收的最大化。不幸的是,創始人抵制這些努力,因此,我們得到了美國和新加坡法院的授權,通過電子郵件和他們經常使用的Twitter賬戶向他們提供有針對性的全面證據要求。[2023/1/6 10:24:37]
不管需要哪種答案,新奇或有創意的想法是如何在大腦中產生的呢?可以把大腦想成一個由細胞、區域和環路組成的極度復雜的網絡,根據對網絡的不同需求,網絡各部分進行不同程度的交流。相距較遠的區域之間互動較少,距離較近的則互動更多。想象你求助廣泛的人際網絡來解決一系列問題,不管是填報稅表還是疏通下水道,你都很可能從不怎么接觸的人那里學到更多。創造新想法的過程中,大腦的運作與之類似,需要在相距遙遠的區域之間建立更多聯系——這樣才能產生新的有趣的想法。
很明顯,你必須具備充沛的問題相關知識——儲備豐富的大腦是創造性地解決問題的重要前提。另一個與之互補的方式是讓大腦的更多區域活躍起來。最簡單的辦法就是起身走動。站立直接改變了血壓和大腦活動。站立和行走,比坐著對身體和大腦的要求更高。大腦的不同系統需要更多氧氣,變得更活躍,確保你不會摔倒,然后看清要去哪,并協調四肢。接著,你必須快速做出微觀決策,決定行走方向,即便只是在辦公室里繞圈。站立和移動的一個簡單的附帶作用是,大腦更多的偏遠區域也被帶動起來——潛意識里未成形的想法更可能以新的方式組合起來。
系統測試人在坐著、站著和行走時大腦產生的新奇想法,就能證明這一理論的正確性。最近的創新實驗表明,行走以各種意想不到的方式提升創造力和問題解決能力。斯坦福大學的心理學家瑪莉麗·奧佩佐和丹尼爾·施瓦茨進行了一系列實驗,參與者完成創造力測試。第一組是發散用途測試,第二組是創造比喻。參與者分別行走、坐著、坐在輪椅里被人推著走。總的來說,任何形式的行走都極大地提升了兩類測試的分數,而戶外行走的那組獲得了最高的創新分。效果非常明顯,與坐著的人相比,行走的人產生的想法多了許多倍,輸出持續且穩定。研究人員的結論非常簡單,“行走讓想法自由流動”。此類研究表明,行走能以特有的方式有力提升創造性認知,不僅有自然環境的刺激,還在大腦不同區域建立遙遠的聯系。
一個MEV機器人因閃電貸回調損失約15萬美元:10月19日消息,PeckShield發推稱,合約地址開頭為0xf6d7的MEV機器人因閃電貸回調損失約15萬美元,攻擊者地址為smithbot.eth。該機器人的開發者通過鏈上信息表示可以向攻擊者提供損失的一半作為賞金。[2022/10/20 16:30:39]
行走和有氧運動對創造力的影響是否不同?行走能否穩定地促進新想法產生,而停止行走這些新想法就不會出現嗎?我們要嘗試在行走過程中測量新想法,也要在行走之后測量因行走產生的新想法。
最近,還有一些實驗試圖了解情緒和運動是否對提升創造力有促進作用。問題是,高漲的情緒對創造力的影響是否與運動無關,還是運動對創造力水平的提升與情緒無關?為了搞清楚這一點,研究人員召集參與者進行有氧訓練或者有氧舞蹈,并觀看一段相當無趣的視頻。參與者要么先看視頻,要么先運動。兩種情況下都要用正面和負面形容詞量表評估情緒,參與者還要完成一個衡量創造性思維流暢度、原創性和靈活性的測試。研究發現,平均來說,20分鐘的運動將自評情緒水平提升了25%,而觀看視頻則降低情緒水平。他們還發現,運動的確影響創造力,盡管影響力沒有運動—情緒的結合那么強。創造的流暢度和靈活性得到提升,但原創性沒什么變化。研究人員總結說,體育運動“拋開情緒變化,可以輕微地提升創造性思維能力”。
電影《午夜巴黎》劇照
我們的認知是移動的,這一想法的重要意義是認識到大腦占據我們身體內的空間,我們的身體在調節大腦的信息輸入和輸出。思考、推理和想象相關的大腦區域與主管計劃和有意圖的運動的區域存在交叉連接。從解剖學角度來看,這一事實是成立的——假如你認定思考的目的就是行動或移動。因此,卑微的海鞘在還能移動的時候需要大腦,固著的時候就不需要了。但現在越發明確的是,即便是我們的姿勢和動作,也會影響認知、情緒和創造力。很難把情緒從其中完全抽離,因為我們從常識中得知,積極的情緒讓人更愿意體驗,而這又可能體現在我們的姿勢中。盡管如此,最近的一個實驗卻給出了不同的結論。參與者采用不同的姿勢觀看一個正面或負面的視頻。重要的是,情緒本身并非關鍵,關鍵是身體姿勢帶來的情緒效應。當情緒和姿勢一致的時候,即便是采取封閉姿勢的負面情緒,也能積極地提升創造力。研究人員解釋說,效果盡管不是特別強烈,但也存在,這表明采取與情緒相符的姿勢能夠催生創造力。
此類研究顯示,我們所做的事和做事的方式對創造力有深遠影響。研究人員還認為,心理學家和神經科學家一貫采用的衡量創造力的標準方法低估了我們的創造力,因為測試環境、參與者的姿勢都限制了創造力的發揮。日復一日在同樣環境中工作的人,也有相同經歷。如果想鼓勵更自由的創造性認知,我們就要讓人們離開辦公桌、離開電腦屏幕,走動起來。運動對創造力的特殊影響,是產生新想法的強大的、尚未開發的源泉。我們應當在寫字樓里多開辟一些供人散步和交流的室內外空間,提供更多捕捉當下想法的便捷手段。但是基本原則是,認可和支持工作中的行走和交流,甚至寫入公司章程。讓知識工作者擠在一個嘈雜的大辦公室里,希望他們提出深刻的、有創意的想法解決復雜問題,既不合理又自欺欺人。運用策略駕馭移動認知的力量,對工作者的情緒和幸福感都有顯著提升,工作效率也隨之提高。沒有理由不這樣做,當然,除非因為懶于行動和機構僵化——這兩者最難克服。
難題的答案是一個“地方”,行走可以抵達
我們現在知道,可以通過運動達到一種更具創造力的狀態。這一狀態能夠幫助我們更有創意地解決各種問題,還能改變我們對世界的感受,比如對時間的感受。如果你駕車行駛在開闊的鄉間道路,3小時的車程可能感受不到時間的流逝;但在擁堵的高速公路上,3小時會讓人感覺長很多。我們對時間流逝的感知,沒有時鐘的一致性—我們的心理時間單位和計時的時間單位不是一回事。也就是說,愉悅的情緒會影響感知。當你又渴又累又餓,在正午的太陽下行走時,一定比你在天氣涼爽、精力充沛的時候行走感覺更辛苦、更久。人類普遍會因感覺低估或高估時間間隔。愛因斯坦對此有很好的描述:“把你的手在燒熱的爐子上放1分鐘,感覺就像1小時。和一位漂亮姑娘一起坐上1小時,感覺就像1分鐘。這就是相對性。”
但是,行走與坐著的時候相比,我們對時間流逝的估計會有不同嗎?回答這個問題,要用到研究人類行走的老伙計——跑步機。參與者一邊在跑步機上行走,一邊完成時間估計任務。時間估計任務是要參與者在感覺過了某段時間后按下按鈕,可能為1秒、5秒、1分鐘,甚至更長。在參與者進行多次時間估計的過程中,讓他們做不同的事,我們可以觀察任務的變化對估計是否有影響,還能測試參與者個體間的時間估計是否有固定差異。
在一項研究中,參與者邊走邊執行認知任務,即估計1秒的時間間隔。22研究人員將節拍器速度設定為1秒,在測試的前30秒放給參與者聽。參與者在練習時間估計時,要與節拍器同步按下按鈕,其間,參與者坐著或在跑步機上行走。如果行走主要由脊髓的中樞模式發生器控制,那么時間估計對行走速度就沒什么影響。因為是我們內在的節拍器而不是雙腿的運動在設定行走節奏。這個內在節拍器可能的運行方式有幾種:大腦自上而下發出一個指令,脊髓的中樞模式發生器的節奏,行走本身或任何從行走反饋的信息。這里的時間估計任務讓參與者能夠測試上述可能性。研究結果證實,時間估計會隨著步行速度變化而變化。因此,步行本身會改變參與者對時間單位的主觀認知—我們的時間體驗會因行走或坐下的狀態變化而變化。
人的時間體驗有兩個極端。時間過得很慢,這對背著很重的包在雨中緩慢而艱難地上山的行者來說再熟悉不過了。與之相反,在氣溫適宜的時候走下坡路,有時會有這樣的體驗:行走毫不費力又令人愉悅,很短的時間就走了很遠的路。這一狀態被稱為“心流”,不僅適用于行走,對工作、運動、各種形式的特定活動也適用。心流,有時也被稱為最佳體驗心理,是米哈伊·奇克森特米哈伊最早提出的一個心理學的核心概念。它是熟練工作帶來的全身心投入和深度享受的主觀體驗。控制感、渾然一體、沉浸其中、達到巔峰,都是心流的感受。這和走過一段險路之后坐下來好好休息帶來的高漲情緒不同,而是意識和大腦從每時每刻的行走控制中解放出來,但同時又走過相當長的路程。
人類是熟練、內行、有造詣的行者。行走是體驗心流的首要方式,幾乎每個人都可以進行。行走能夠促進意識在不同狀態之間切換,產生創造性認知,就是因為它能讓我們體驗到特別愉悅的無意識。行走的過程中沒有特別的想法吸引我們,此時古怪但有創意的聯想可能會從大腦處理記憶和意義的語義網絡的不同區域冒出來。
一小群挪威學者參與了一項不同尋常的有趣的行走與思考研究。這些參與者都是喜歡遠足的人,并且經常遠足。此外,他們都把行走看作幫助思考的重要工具。當然,從這個小樣本中很難得出普遍結論,但是從半結構化的采訪中還是能夠發現一些頗具啟發性的內容。所有的受訪者都認為,某種節奏和速度的行走最有利于思考,他們都以各種方式強調“節奏”的重要性。雖然啟發思考的最佳速度不盡相同,但是這群參與者一致認定,是“讓你的身體投入和受到適當激活,但不至于過度疲勞的速度”。另一個反復出現的主題是,他們把思考看作一個“地方”。一位受訪者說:
我感覺自己就在其中。一個奇妙的抽象世界,里面都是我讀過的東西和我在閱讀過程中思考的東西。我把這看作一種狀態,但也覺得它是一個地理世界,是一個所有知識都以立體的形狀環繞著你的地方,你可以隨時召喚這本書、這個觀點和這個想法,還有這篇和另一個作者聯系起來的文章。所有的知識都唾手可得。你就身處其中,能隨時召喚這些想法。
《發現心流:日常生活中的最優體驗》,作者: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賴,版本:中信出版集團2018年1月
行走讓我們的思路更清晰。就像自己可以通過行走遠離問題,去一個可以找到答案的地方。那是一個創造性解決問題的奇妙狀態,在很多方面類似半夢半醒或做夢的狀態。“考慮一晚,再決定”這句俗話就證明了睡眠的生產力和創造力,古往今來的作家都能為睡眠解決問題的能力作證。約翰·斯坦貝克寫道:“睡前棘手的問題,經過睡眠委員會一夜商討,第二天一早就解決了,這是常有的事兒。”科學家也可以作證,最著名的例子就是奧古斯特·凱庫勒夢見一條蛇銜住自己的尾巴,由此發現了苯的環狀分子結構。趣事逸聞之外,我們還有實驗研究睡眠與解決問題的關系。一項研究讓參與者完成一個棘手的認知任務:學習刺激——反應序列。這項任務藏有一個捷徑——利用一個抽象的規則可以快速解決問題。參與者拿到問題后,睡上8小時,解決問題的概率便會翻倍,這表明睡眠顯然為離線解決問題和鞏固記憶提供了充足的時間。
做夢的麻煩之處當然是想法轉瞬即逝、難以捕捉,但是夢的特性、時間意義的缺失、白日夢的體驗、不同記憶與想法之間的自由聯想,或許可以在行走過程中部分重現。行走本身規律的節奏,由脊髓中樞模式發生器控制,再加上時間的消退和時間本身,都能很好地啟動我們需要的創造性思維。所以,你下次遇到棘手的問題時,跟老板說要離開辦公室一會,時間不確定。你去散會兒步,回來的時候,問題可能已經解決了。有人可能不信,讓他們自己試試看。別忘了帶上一些工具記錄你的想法,可以用一些便條打草稿。也可以和一些關心解決問題的人一起走,時不時聊到這個問題,中間再聊聊其他事。你當然要有充分的思想準備,腦中儲存大量解決問題所需的信息。E=mc2、i2=j2=k2=ijk=—1這些公式不會自己闖入你的腦子,找出答案需要長時間的準備、思考和專注。你要帶著問題行走,一下子解決不了也沒關系。不要指望走一會兒就有答案;相反,要為了享受行走而走,享受思考問題的樂趣。
這里有一個值得學習的重要教訓:那些負責解決復雜的、組織和其他問題的人不應局限在會議室里。他們應當走出去,找到更好的方法,讓世界變得更好。
原作者|沙恩·奧馬拉
摘編|劉亞光
編輯|張婷
導語校對|李銘
虛擬貨幣價格坐過山車早已不罕見,但從種種跡象來看,近期借由某部熱播網劇而躥紅的“魷魚幣”更像是一場“砸盤”騙局。發行方原本聲稱“魷魚幣”可用來參與多重游戲,最終勝出的玩家還可獲得更多幣作為獎勵.
1900/1/1 0:00:00什么樣的配色你覺得最舒服?答案來了~你可以永遠相信祖國的眼光!近期網友曬出幾組圖片,讓人眼前一亮.
1900/1/1 0:00:00在奈飛網劇《魷魚游戲》爆火后許多和《魷魚游戲》有關的東西都賣瘋了比如這個“逼死”強迫癥的糖餅游戲 而虛擬貨幣市場誕生了一款以該品牌命名的“魷魚幣”該幣種一發布就立即開啟暴漲模式過去一周內最高漲幅.
1900/1/1 0:00:00東北財經大學入學必備清單1.重要工具錄取通知書;檔案袋;戶口本復印件;(戶口本第一頁和自己的那一頁.
1900/1/1 0:00:00隨著近年愈來愈多家長希望讓子女有快樂的學習生涯,開始將目光從傳統學校放到國際學校,在子女就學途中「轉投」學制的個案也比比皆是,那么香港最好的國際學校排名前5.
1900/1/1 0:00:00拉卡拉2021年半年報實現營收33.05億元,同比上升31.9%;歸母凈利潤為5.51億元,同比上升26.4%;扣非凈利潤為4.95億元,同比上升15.7%.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