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動力學》精講筆記
王兆卿,畢業于北京大學,文學、經濟學雙學位,后在首都師范大學獲數學專業理學碩士,曾任職于普華永道中天會計師事務所、華泰聯合證券,目前在物聯網、芯片等領域從事投資與管理工作,并在宏觀經濟與金融方向從事研究工作。
作者嘗試建立一套新的經濟理論,把時間變量引入經濟學中,把微觀經濟學與宏觀經濟學納入同一框架,在此基礎上,把賬面效應和信用貨幣歸納為財富幻覺,探討經濟周期的本質與根源。
核心內容
第一,財富幻覺是如何產生的。
第二,財富幻覺如何促進經濟增長。
第三,財富幻覺如何造成經濟危機。
前言
《經濟動力學》這是一本會被書名耽誤理解的作品,看上去有點難懂,其實講的是我們每個人都有的“財富幻覺”。
什么是財富幻覺呢,比如我問你,你知道自己有多少錢嗎,你會覺得奇怪,自己有多少錢還能不知道嗎?沒錯,從某種角度去看,你還真的不知道。
現在要算一個人的錢,最普遍的是看住房和存款,而你的住房值多少錢,其實是不確定的。比如你住的小區有100套房,最近成交了兩套,均價500萬,大家就會默認每套房都值500萬,小區一共值5個億。但這個價格的前提是只賣兩套房,假設20個人賣房,甚至200個人賣房,因為市場供給增加,房價就會下跌,雖然不能確定跌多少,但肯定會低于現在的價格。所以你現在看到的500萬,只是帳面上的價值,不能完全兌現,如果大家都想兌現,房價就會下跌,這就是財富幻覺。
再說銀行存款,看上去是個確定的數字,但背后有一個風險,就是你可能取不出這么多錢。因為現代貨幣是信用貨幣,銀行采用的是部分準備金制度,比如你存進100塊錢的現金,銀行可以貸出去80塊,這80塊存進銀行,又能貸出去60塊,這樣不斷反復,最后它能創造出5倍、8倍甚至10倍的存款。換句話說,我們在銀行賬戶上的錢,大部分是用數字體現的,銀行里實際上沒有這么多現金,如果這個銀行的所有客戶都去提取現金,無論多大的銀行都會立刻倒閉,我們的錢就會化為泡影,這也是一種財富幻覺。
元宇宙、虛擬網紅、量子計算入圍《經濟學人》2022年22大新興技術:金色財經報道,英國《經濟學人》網站發表題為《下一個是什么?2022年值得關注的22項新興技術》的文章,元宇宙、虛擬網紅和量子計算入圍。《經濟學人》指出,2022年,元宇宙被用來指代電子游戲、社交網絡與娛樂的融合,目的是創造新的沉浸式體驗,《我的世界》《堡壘之夜》等游戲都可以視為通往新興媒介的跳板。在量子計算方面,《經濟學人》稱中國團隊已經制造了一臺擁有66個量子比特的計算機;在虛擬網紅方面,《經濟學人》預計2022年將有150億美元用于網紅營銷,虛擬網紅也會迅速增多。[2021/12/5 12:52:12]
你看,把賬面價值和信用貨幣歸納為財富幻覺,就是這本書的獨到之處。書的作者王兆卿,畢業于北京大學,受過扎實的學術訓練,并長期在金融部門工作,因此能把抽象概念和經濟現實結合起來,對經濟現象作精煉的解釋,所以特別值得向你推薦。
這本書最大的價值,是指出財富幻覺在經濟中扮演了“亦正亦邪”的角色。往好的方面看,無論是住房升值還是信用貨幣增加,往往能帶來經濟增長,因為人們認為自己的財富增加了,就會擴大消費,刺激生產,創造出更多產品。往壞的方面看,由賬面價值和貨幣增加構成的財富幻覺容易催生經濟泡沫,在泡沫破滅時會造成經濟問題,甚至經濟危機。按原書的話說,“財富幻覺的生生滅滅,構成了經濟周期背后的動因,使得經濟在科技進步的推動下不斷發展的同時,泛起波動的漣漪”。
這樣看來,財富幻覺就像雙刃劍,能給我們帶來好處,也可能帶來危害。這本書有三個知識點:第一,財富幻覺是如何產生的;第二,財富幻覺如何促進經濟增長;第三,財富幻覺如何造成了經濟危機。最后再向你解釋,在財富幻覺的作用下,個人牟利與社會管控之間有什么矛盾。
第一部分
首先看,財富幻覺是怎么產生的呢,我前面舉了一個小區住房的例子,讓你知道了這種現象的存在,但還不夠深入,接下來向你介紹它的原理和重要特點。你只要記住一個關鍵詞:邊際定價,就能抓住這個問題的重點。
什么是邊際定價呢?邊際,就是“邊上”、“最新”的意思,比如剛才我們說,在一個小區計算房價的時候,其實只看最新成交的房子的價格,假設它是500萬,我們就默認整個小區的房價都是500萬,這就叫邊際定價。再舉個例子,在股票市場上,我們經常聽說,某某首富的身家有多少個億,某某公司的市值又突破了多少大關,這也是邊際定價,因為這些財富或市值,就是用最新成交的股票的價格,去乘以股票的數量算出來的。
《經濟學人》DeFi主題封面NFT以99.9ETH的價格售出:10月27日消息,《經濟學人》DeFi 主題封面 NFT 在Foundation平臺以 99.9 ETH 的價格售出,目前價值約 42 萬美元。封面“進入兔子洞:去中心化金融的承諾和危險”,由數字藝術家Justin Metz委托創作,根據Sir John Tenniel為 1865 年出版的第一版《愛麗絲夢游仙境》Alice in Wonderland 所繪制。此次出售標志著這家擁有 178 年歷史的國際出版物首次涉足 NFT。《經濟學人》將保留該數字作品 10% 的版稅股份,本次拍賣和所有未來的銷售收入將捐給獨立慈善機構“經濟學人教育基金會”。[2021/10/27 21:00:59]
其實嚴格地說,一切價格都是邊際定價,比如說豬肉的價格是20塊錢一斤,理發的價格是30塊錢一次,也是邊際定價,它是指剛剛成交的最新價格,而不是三年、五年前的價格。但區別在于,像住房、股票這樣的商品,因為使用或持有的年限很長,并且可以作為投資,所以比起像豬肉、理發這樣的消費品,多了一種屬性,叫賬面效應。
什么是賬面效應呢,就是說像住房、股票這樣的投資品,當你看到它們在市場上的交易價格時,會按市場價格估算自己的住房、股票的賬面價值是多少,對比買入的價格,看看自己是賺了還是虧了,這就是賬面效應。而像豬肉、方便面這樣的消費品,不管價格漲跌,你都不會去計算它的賬面價值,也就沒有賬面效應,這是資產和一般商品的重要區別。
因為賬面效應和邊際定價的存在,會讓某些市場的資產價格容易被操控,出現大起大落的局面。比如2021年前后,有一種數字貨幣從1萬美元漲到6萬美元,又跌到3萬美元,只用半年多時間,其實真正成交的只是總量中的極小部分,卻能帶動整個估值的漲跌,這就是邊際定價的作用。這是投資品市場的一大特點,也是財富幻覺的一類表現。
除此之外,財富幻覺的另一個來源是信用貨幣增加。我們知道,現代貨幣的基本特點,是它的發行不受技術限制,可以通過印鈔或標注電子帳簿來快速擴張,不僅央行有無限造錢的能力,普通銀行也能通過信貸增加貨幣,這一點我在《現代貨幣理論》這本書的解讀中介紹過,《經濟動力學》這本書也有類似的表述。
簡單地說,假設銀行只有1億元的資本,而一家房地產公司要向它貸款2億元,銀行并不需要從別的地方拉來1個億的存款,它不需要用這1個億的存款加上前面1個億的資本,湊足2個億來給這個公司做貸款,它只需要房地產公司的戶頭上增加2億元,同時在資產負債表的兩端加上2億元的數字就可以了,結果銀行不但不會減少資本,反而會使資產規模增加到3億元,這就是銀行的優勢。這里面的會計細節你可以忽略,只要記住結論:銀行不用存款也能發放貸款,它能無中生有地創造出存款和貸款,作為新的支付手段。
《經濟學人》智庫:缺乏加密相關知識和了解是加密貨幣采用的最大障礙:根據Crypto.com委托的《經濟學人》智庫(EIU)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在與比特幣(BTC)等加密貨幣相關的眾多并發癥中,缺乏對加密的知識和了解是廣泛采用加密貨幣的最大障礙。根據調查結果,有51%的受訪者表示,缺乏知識是采用比特幣和以太坊等開源加密貨幣的主要障礙,而34%的受訪者則將安全問題視為主要障礙,29%的受訪者表示難以知道在哪里購買加密貨幣。在機構投資者和公司資產負債對加密貨幣的接受度方面,47%的受訪者表示,市場對數字貨幣的整體信任或理解是采用加密貨幣的最大障礙。約32%的受訪者表示,加密貨幣監管是更廣泛的機構接受的主要障礙,43%和36%的受訪者表示,金融市場結構和資產波動是最主要的障礙。該調查還指出,盡管從未擁有或使用一種加密貨幣,但仍有55%的受訪者知道加密貨幣。(Cointelegraph)[2021/5/27 22:49:54]
這些新的支付手段,《經濟動力學》這本書的作者稱之為銀行信用,他不同意把它們看作貨幣,因為這些由電子記賬創造的存款和貸款,始終面臨著擠兌的風險,假設儲戶同時提取現金,銀行就會破產倒閉,所以他把銀行信用也看作財富幻覺。
銀行信用和賬面效應結合起來,會在經濟中產生很多奇特的現象,我用一個虛構的小故事來說明它奇特在哪兒。
比方說,張三有套房子想賣,報價200萬,但沒有買主。這時候李四找到張三,愿意買這套房子,但要求合同上寫明價格是300萬,張三同意了。然后李四找一家評估機構,要求評估這套房子價值300萬元,愿意付1萬元評估費,評估機構也同意了。接著李四拿著購房合同與評估報告,去銀行做抵押貸款,銀行按評估價的70%,貸給李四210萬元。李四用其中的200萬元支付房款,再用1萬元付評估費,得到了9萬元的盈余。
接下來,如果房價上漲,李四可以把房子賣了,還清銀行貸款,再賺一筆。如果房價下跌,李四就不管了,把房子留給銀行處置,還是賺了9萬元。
說這個虛構的故事,不是提倡向李四學習,因為他的行為涉嫌詐騙,會受處罰,并且銀行評估資產也不是這么簡單。但這個故事可以說明,在金融市場上靠資產抵押,銀行能創造貸款,增加信用貨幣,并且抵押品的價格評估有很大浮動空間,它的變動會造成賬面盈余或虧損,對經濟產生影響。
也就是說,當金融抵押品的價格上升時,銀行和抵押人都會感到有利可圖,增加借貸,對未來充滿信心,但是當它的賬面價格下跌時,會造成借貸違約,信用緊縮,市場情緒陷入低迷。知道了這一點,你就容易理解,接下來要講的財富幻覺的“雙刃劍”是怎么回事了。
印度《經濟時報》:稅務部門可能會對比特幣投資者進行征稅:印度《經濟時報》援引知情人士稱,印度稅務部門正在追蹤比特幣投資者的獲益情況,并可能會準備對此征稅。一些專家預計針對加密貨幣收益的稅率可能在 30%。
總部位于孟買的加密貨幣交易所 CoinDCX 首席執行官 Sumit Gupta 對 CoinDesk 表示:稅務機關還可以通過支持 KYC/AML 的交易所(如 CoinDCX)以及通過永久賬戶號碼(PAN)等國家身份證件注冊的加密貨幣投資者來監控收益。目前,印度稅務部門尚未將加密貨幣收益歸為任何特定類別。[2020/12/6 14:13:24]
第二部分
這里首先來看,財富幻覺為什么能促進經濟增長?這個問題分兩個方面,一是賬面價值的影響,二是銀行信用的作用。
先說賬面價值。在《經濟動力學》這本書里有個專門的概念叫“財富效應”,用來概括資產價格對經濟的影響。比如你手里的股票或房產升值了,你會覺得自己的儲蓄增加了,生活富裕了,就有底氣花錢了。就像股市上升的時候,我們會聽見有人說,“最近我炒股賺錢了,回頭請你們吃大餐吧”,這就是消費意愿在增強。如果大家都有這種傾向,就能推動更多的產出,帶來經濟增長。再比如說,很多人創業的時候,會用房子做抵押去銀行貸款,房產價格越高,能貸到的資金越多,投資能力就越強。這個道理并不復雜。
但這還是不夠具體,這本書通過分析地方政府的運作,完整地描述了賬面價值和信用貨幣促進經濟增長的全過程,我來向你介紹一下。
這里先說地方債務的作用。作者認為,地方政府發展經濟有三個重要途徑:招商引資、政府借款和出讓土地。如果招商引資不夠,地方政府可以貸款,用于城市建設和公共支出,在這個過程中,能促使銀行創造信用貨幣,推動GDP增長。
作者舉例,假設某個地方的政府,向銀行借款100個億,用于支付基礎建設、公務員工資以及醫院、學校等部門的支出,通過銀行進行撥款,會對經濟產生什么影響呢?
作者分析,首先,政府借款會使銀行創造100個億的存款和貸款,也就是增加了信用貨幣,然后政府把這些錢付給基建部門、公務部門等,這些部門再把錢用于餐飲、娛樂、美容美發等消費,并且這些部門之間又會有購買和交易,比如公務員去買房,工人子女去上學,教師去看病,等等。最終創造的GDP可能是最初政府貸款的好幾倍。
也就是說,地方政府靠借債擴大支出,會變為其他部門的收入,比如公務部門、基建部門、餐飲和娛樂部門等等,都賺到了錢,政府的稅收也會增加,創造出皆大歡喜的局面。這就是信用貨幣對經濟的促進作用。
聲音 | 《經濟日報》頭版:在區塊鏈等重點領域,“中國創造”接近甚至領先國際先進水平:5月5日,《經濟日報》刊文《數字中國建設奏響新樂章》,文中表示, 在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區塊鏈、虛擬現實、量子計算等重點領域,“中國創造”接近甚至領先國際先進水平。[2019/5/5]
我們還可以把再把信用貨幣和賬面效應結合起來,看財富幻覺對經濟的正面影響。作者認為,土地也是地方政府的重要收入來源,我們就順著作者的分析,看看政府怎么通過出讓土地來獲得收入,會對經濟有什么影響。
首先作者假設,政府向房地產部門出讓一塊土地,估價110億元,房地產部門用土地做抵押,向銀行貸款,獲得110億元的信用貨幣。因為政府為了鼓勵開發,往往有財政補貼,房地產部門只需要轉付政府100億就夠了,留下10億做房產開發。
政府拿到100億之后,50億投入基礎建設,50億用于公務部門開支。基建部門和公務部門的人拿到錢以后,除了用于日常消費以外,還會拿出一部分錢作為首付,再向銀行貸款,向房地產部門購買住房。其他部門的人也會如此。這時信用貨幣再次增加,并且房地產部門通過出售房子,不僅能夠連本帶利地歸還銀行貸款,還能產生盈余。在這個過程中,房地產部門、基建部門以及各個部門創造出的GDP,會遠遠大于最初的貸款,銀行也非常滿意。
作者分析,在這樣的背景下,如果房價上漲,政府就有機會獲得更高的土地出讓金,或通過抵押土地獲得更多借款;而公務部門、基建部門和其他部門的人買的房升值了,他們會覺得自己更富裕,儲蓄更多了;同時,房地產部門有機會賺取更高的利潤,而銀行則因為抵押的房產升值,經營狀況得到改善。所有的人都會因為房價上漲而獲益。
作者認為,這會鼓勵更多的房地產開發,使房產越來越多,并拉動很多產業的發展。比如,房地產的上游包括水泥、鋼鐵、有色金屬,建房需要買工程設備,買房以后要裝修,需要購買瓷磚、木板等裝修材料,還要購置冰箱、電視、空調等電器,有些新開發樓盤在郊區,又增加了對汽車的需求,甚至像發電、燃氣這樣的行業,也會因為用電、供暖的需求增加而快速增長。
作者分析,這一切的開始,來自銀行對房地產部門的貸款,或者說是政府用土地抵押創造的信用貨幣,而它的進一步擴張,則是由于房價上漲造成的賬面效應。所以,財富幻覺在某些條件下,是可以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繁榮的。
作者還提醒我們,財富幻覺促進經濟增長是一個正反饋過程,也就是說,資產價格上漲,會讓人們覺得更富裕,于是增加消費,促進生產,并且可以通過抵押貸款,讓銀行創造出更多的貨幣,進一步推高資產價格,這是一個自我強化、愈演愈烈的過程。
但是,如果這個過程被中止,正反饋就會朝相反的方向發展,也就是雙刃劍的另一面:財富幻覺會造成經濟危機。要理解這一過程,最重要的是搞清楚,為什么經濟增長會遇到限制,以及經濟下滑是如何自我強化的,接下來我繼續為你介紹。
第三部分
說到財富幻覺制造經濟危機,這里先要補充,財富幻覺促進經濟增長,其實有一個隱含條件,就是經濟中有生產余力。
什么是生產余力呢,按這本書的解釋,生產余力就是沒有被充分利用的勞動力和資源,比如經濟體制不合理、科技水平相對落后、市場有效需求不足等等,都會造成生產余力存在,它代表一定程度的資源浪費,也代表著經濟的增長潛力。換句話說,經濟增長有多種方式和動力,包括改革制度,發展科技,而財富幻覺之所以促進經濟增長,其實是通過賬面效應和信用貨幣的增加,提高了市場需求。
但不管怎么樣,經濟增長在一定條件下是有限的,經濟不可能無限增長。換句話說,在技術水平、自然資源和勞動力有限的情況下,經濟有一個“可能性邊界”,代表經濟的最大潛力。當財富幻覺與經濟增長的正反饋碰到這個隱形邊界時,會像碰壁一樣被反彈回來。并且更嚴重的是,由財富幻覺推動的經濟增長,經常會帶著金融泡沫,當它反彈和下墜時,伴隨著泡沫的破裂,會更加的猛烈。
那么泡沫是怎么產生的呢?關鍵就是金融市場的正反饋。人們對金融資產的判斷,往往是看它過去的價格走勢,越是上漲的投資品,人們越是看好它,于是爭相購買,進一步抬高它的價格,并且這個過程是跟賬面效應和信用貨幣聯系在一起的。比如股市和樓市上漲的時候,為了多賺錢,很多人會把股票或房子抵押給銀行,用更多的貸款去買房或炒股,讓價格更高。因此金融市場泡沫破滅時,會牽涉很多問題,往往成為經濟危機的導火線。
下面我們就拿1990年代日本的經濟衰退為例,來看財富幻覺是如何造成經濟危機的。
首先是泡沫的鋪墊。其實在大多數經濟危機發生之前,都有一段景氣繁榮,并且有基本面的支撐。比如日本在1980年代,因為商品出口富有競爭力,攢了很多外匯儲備,成為世界第一大債權國。與此同時,它的股市和樓市也不斷上漲,帶來資產價格的賬面效應,讓人覺得炒股、買房很容易賺錢,于是吸引了更多的資金進入股市和樓市,其中包括大量抵押貸款,在信用貨幣的推動下,資產價格快速飆升。
從1986年到1991年,日本房地產價格連續上漲,東京圈的地價在1987年前后飆升90%以上,當時流行一個說法,就是“一個東京的地價,可以買下整個美國”。日經指數從1985年的13000多點升到1989年的近39000點,4年間漲了兩倍。這時,日本經濟增長的動力和氛圍發生了變化,原本人們是靠生產出口商品賺錢,現在變成了靠房價、股價上漲,炒股買房成了全民熱議的發財捷徑。
其次是泡沫破裂。金融泡沫的破裂,大部分是突然發生的,而日本當時是央行想控制泡沫,把利率從2%調高到4%以上,以壓制借貸增長,消除資產價格上漲的支撐,因為利率提高了,意味著借貸的成本增加。結果1990年1月,調控開始奏效,日經指數迅速下跌,從將近4萬點跌到當年10月的25000多點,再跌到1992年8月的14309點,跌幅達到60%以上。房地產價格也急劇下降,最多跌去了90%以上。
這時候,財富幻覺發生了反作用。前面提到,資產價格變動受邊際定價影響,極少數交易就能影響整個市場的價格,比如幾套房子就能影響整個小區的房價,一小部分的股票就能決定整個大盤的走向。而金融資產的特點是“買漲不買跌”,價格下降會引起拋售,還會出現債務違約,因為資產價格抵不上債務,很多人就會放棄還款,貸款就變成了壞賬。銀行不僅不敢再貸款,還要出售抵押物,進一步加劇供求失衡,使價格出現跳水式的猛跌。
接下來會對實體經濟造成影響。首先是銀行嚴重虧損,甚至瀕臨倒閉,因為壞帳太多,抵押物也不值錢了。當時日本金融機構的不良債務有100萬億日元,最終成為壞賬的有幾十萬億。這樣一來,銀行會停止或減少貸款,打破企業資金正常流動,讓企業經營陷入困難。特別是房地產泡沫破裂,使“爛尾樓”大量出現,建筑業受到沖擊,對上下游產業造成嚴重負面影響。更關鍵的是,資產價格下跌會讓企業資不抵債,破產倒閉,讓很多人失去工作。
另外由于房價、股價的大幅下跌,人們感到財富縮水,于是減少消費、降低需求,導致各行各業陷入低迷。甚至出現了很多負債累累的“大負翁”,由于經濟壓力巨大,自殺率飆升成為當時的一個社會現象。
更重要的是,在股票、房地產泡沫膨脹時,銀行對企業資產的估價很高,并以此發放貸款,而在價格崩潰后,企業的負債沒有減少,資產卻大大縮水,于是背上了沉重的債務負擔。為了償還債務,企業經營的目標從“利潤最大化”轉向“負債最小化”,不再擴張經營,這是資產泡沫破滅后,日本經濟長期停滯,被稱為“失去的二十年”的重要原因。
總之,《經濟動力學》這本書認為,由賬面效應和信用貨幣構成的財富幻覺,是經濟波動的根本原因,由于財富幻覺的正反饋機制,它有難以消除的不穩定性,這種不穩定性造成了經濟發展的起起落落。當然,這一切都是在時間進行中發生的,而數學上把所有包含時間變量的系統稱為動力系統,所以作者稱這套理論是“經濟動力學”。
結語
這本書對我們有什么啟發呢?從兩個方面來說“財富幻覺”對我們現實生活的影響。
第一,為什么買房成了經濟生活中的熱門話題。現在對很多人來說,除了工作以外,最重要的經濟活動是琢磨投資理財,而在投資活動中,很多人都關注買房。住房跟房價在很多時候都能成為焦點話題。這是為什么呢?
這是因為在信用貨幣的制度下,有些人會對貨幣缺乏信任,有價格上漲的預期,于是尋求貨幣以外的儲蓄手段來對付通貨膨脹,有的人買黃金,有的人買股票,有的人買文物,等等。而從實踐來看,在過去二十多年,住房是一種可靠的保值、增值手段,特別是在重點城市買房的人,賬面財富有了大幅度的增長,并且很多人相信,這些地方的房價還會漲下去,因此有些人對買房這件事會特別關注。
第二,為什么國家反復強調“房住不炒”。我們都能看到,與個人熱衷于投資房地產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近年來我國反復強調“房住不炒”的定位,并出臺了一系列限制非自住購房的措施,比如要求繳納一定的社保年限,提高購買二套以上住房的首付比例,禁止利用“假離婚”多購房的投機行為等等。這又是為什么呢?
最根本的一點,其實前面已經給了解釋,就是擔心形成房地產泡沫。從世界各國的教訓來看,房地產泡沫破滅會對經濟造成嚴重負面影響,就像前面看到日本的教訓一樣,因為房地產牽涉的行業特別多,在多數人的財產中又占大頭,一旦崩潰就會形成多米諾骨牌效應,對經濟造成重創,因此政府對這個問題非常重視,一直保持高度警惕。
這么看來,就是在財富幻覺的作用下,個人與社會出現了矛盾。從個人角度看,通過市場交易去追逐財富,是天經地義、合情合理的,但從社會角度看,用公共政策防止出現危害公共利益的狀況,也是非常必要的。這恰好代表了“財富幻覺”的兩個方面,它既能造福個人,又可能危害社會。有這樣的矛盾并不奇怪。我們需要在兩者之間找平衡,不能偏執一端,只顧一邊,也許那樣的話,才會導致巨大的損失和真正的危險。
「本文來源:健康時報」 據人民日報報道,我國首臺具備自主知識產權的重離子治療腫瘤專用裝置成功應用。至此,我國成為全球繼美國、日本和德國之后第四個擁有自主研發重離子治療系統和臨床應用能力的國家.
1900/1/1 0:00:00立秋后的8月,天氣依舊那么熱。雖然天氣很熱,上班很累,但值得欣慰的是,下個月中秋和國慶假期很快就要來了.
1900/1/1 0:00:00后疫情時代,中國經濟和市場開始慢慢復蘇,而收藏品對于人們來說,是除了我們衣食住行的必須精神食糧。我國的消費結構,正在從滿足基本需求的生存型向富足和享受型轉變,對精神文化的需求將更加迫切.
1900/1/1 0:00:00昨天鴨鴨發完的“五菱宏光又出新款‘Mini’車!只賣2萬塊”,就在算幾個月的工資可以全款買一輛。畢竟幾百萬的車,這輩子是沒希望了,2萬塊還是有機會的.
1900/1/1 0:00:00Dfinity&ICP互聯網計算機協議從519開始以來遭受重創的項目之一。在大盤看跌情緒的推動下,該項目比啟動價格下跌了95%以上。盡管這次崩盤,我們仍然看好ICP.
1900/1/1 0:00:00總結了一份考公考證通用歷史知識干貨,想要考證考編,有對歷史知識頭疼的同學趕緊收藏吧! 一、中國史知識點 1.公元前2070年.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