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最近巴比特上有不少討論Staking的文章,比如陳威廉的這篇《“鎖倉越多價格越漲”絕對是個偽命題》,以及我是大宇的這篇《觀點:要特別警惕存幣生幣和鎖倉生息中的套路》。
這些觀點都很有意思,都深入討論了Staking某一方面的問題,不過我想問的問題好像更大一些,我想問的是:Staking這種模式真的合理嗎?真的有意義嗎?
Staking經濟這個詞好像是突然之間就火了起來,曾經很長一段時間是沒有Staking這個概念的。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市場上流行的都是比特幣的那一套:固定總量、定期發放、定期減半。也不知怎么的,突然之間風向就變了,突然就開始流行Staking的增發、鎖倉這一套了。
我個人認為,國家出臺《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可能是一個分界點。雖然之前Staking的概念就存在,但一直沒有成為主流,一直到國家出臺這個征求意見稿,正式開始限制POW以及挖礦產業的發展之后,新項目采用POW的空間被大大限制了,促使新項目都轉向了POS、DPOS機制,于是原先不怎么火爆的Staking就進入主流舞臺。
或許是因為這種模式來的太突然,所以市面上比較少看到對Staking模式本身的思考和質疑,我這篇文章算是拋磚引玉吧。
我先說我的結論:我不認為Staking是一個好模式!
Synthetix關于在Optimism部署帶有snxETH代幣的合成ETH現貨市場的提案開啟投票:5月17日消息,合成資產協議 Synthetix 關于將帶有 snxETH 代幣的合成 ETH 現貨市場部署到 Optimism,與 Synthetix V3 核心系統集成的提案開啟投票,截止日期為 5 月 21 日。[2023/5/17 15:08:12]
雖然Staking是一個系統工程,不同項目Staking的具體方法不一樣,但是基本模式是一樣的,就是增發+鎖倉生息,而我主要的質疑點也是這兩個點。
二、增發——從持幣的第一天開始,你的幣就在貶值
Staking一般是對POS、類POS共識機制而言,POS機制與傳統金融世界里面的股票有一點像,簡單來說就是用股份說話,誰的股份越多,那么誰在系統當中的發言權就越高。
但是在傳統的金融世界里面,股票總量一般是恒定不變的,如果你要想增發新股,需要非常復雜、嚴格的審核手續,這個審核手續的難度可能僅次于IPO,所以一般獲得增發機會的公司不是很多。
雖然也有股票分割、股票回購等使得股票總量發生變化的手段,但是這些方法在現實生活當中一般都用的比較少,所以大部分公司股票總量都是長時間保持不變的。
在這種模式下,只要公司的利潤、現金流等財務數據在逐年的增長,那么每股的價值也就在不斷的提高,那么相對應的每股的價格也會逐漸的提高,這個邏輯是明顯的,而且在不同時期的可比性比較高。
阿聯酋經濟特區的監管機構公布關于加密代幣的咨詢文件:金色財經報道,阿拉伯聯合酋長國(UAE)的經濟特區迪拜國際金融中心(DIFC)的監管部門已經公布了一份咨詢文件,概述了其對加密代幣的擬議監管制度。迪拜金融服務局(DFSA)公布了一份咨詢文件,提出了加密代幣的監管制度。最新的咨詢文件還區分了加密代幣和所謂的禁止和排除代幣。根據DFSA的說法,被排除的代幣包括實用代幣,這是 \"一種在封閉的生態系統中具有特定用例的代幣\"。不可偽造的代幣(NFT)和中央銀行數字貨幣(CBDC)也在DFSA的所謂排除代幣的名單上。隱私代幣和設備,加上算法代幣,在DFSA的咨詢文件中被列為禁止的代幣。(news.bitcoin)[2022/3/11 13:51:20]
在目前區塊鏈的模式下,區塊鏈里發的不是股票,是Token。股票背后對應的是分紅權、投票權、剩余資產追索權,而Token背后對應的權益則大不相同,有些對應的是分紅權,有些則對應的是像點卡、積分這一類的使用權。
目前大部分的Staking的項目都有增發機制,代幣的增發率一般是在3%~6%之間,一般不會低于3%,也不會高于6%。單看3%、6%在某一年里可能不是很多,但是如果把時間尺度拉長,這個增發按復利計算的,增發的數量其實是很恐怖的。
比如我們舉個例子,某個區塊鏈項目初始發行的1億枚Token,按6%的增發率,那么30年之后,你猜Token的總數是多少?是5.7億枚,相較于初始發行,數量翻了將近6倍。
動態 | FATF將于6月審查各國關于FATF新監管指南的執行情況:韓國金融服務委員會(FSC)發布關于2020年2月FATC大會的討論結果。FATF第31屆第二次大會于2020年2月16日至21日期間在法國巴黎舉行。韓國金融委員會金融信息分析院(FIU)等9個部門組成的韓國政府聯合代表團出席了該會議。會議討論的主要內容包括完善與加密資產交易相關的反洗錢方案和FATF對未履行國際標準的國家采取的措施和評價。
1. FATF將于2020年6月審查各國關于FATF新監管指南的執行情況,并將結果作為報告。主要檢查領域包括:虛擬資產經營者在反洗錢、禁止恐怖主義融資等方面是否有所進展,以及虛擬資產領域的風險、市場結構以及ML/TF(洗錢/恐怖融資)類型是否有潛在變化等。
2. 為確保關于虛擬資產匯款時匯款人和收款人信息規定的完整執行,決定促進與民間專家小組的持續合作。
3. 與穩定幣相關的ML/TF風險分析結果和FATF國際標準適用方案將于2020年7月向G20報告。
據此前報道,去年6月份,FATF修訂了國際標準,并稱,濫用虛擬資產的犯罪和恐怖主義威脅嚴重而緊迫”,將給各國12個月的時間來遵守這些新規,并將于2020年6月進行審查。(Fsg)[2020/2/24]
這也就意味著,項目本身的價值必須得在30年當中提高6倍,才能抵消這個增發帶來的通脹影響,如果沒有跑贏這個數字,那么這個幣就是在不斷貶值的。
聲音 | 日本金融廳:進一步審查ICO有關事項 整理目前關于ICO的論點:日本金融廳今日召開第10次加密貨幣交易所研討會,會議主題為:進一步審查與ICO有關的事項,并將目前關于ICO的論點進行整理。[2018/11/26]
而在傳統商業當中,絕大部分的項目存續時間其實都在3年以內,好一點的項目可能3~5年,很少有能夠超過10年的,能夠存在30年的企業,基本上都成了極品。相信這個大數據的樣本放到區塊鏈當中,依然不會變化。
也就是說在不增發的模式下,很多公司都沒有辦法長時間創造價值,而在這種時間尺度拉長之后,尤其在大量增發的前提下,還能夠創造增量價值的更是少數,難度更是成倍的增加。
更何況大部分項目的Staking都沒有約定結束時間,不是說限定期限30年之后就結束了。而且大部分區塊鏈公鏈項目都是以底層協議形式存在,都有一個特點:一旦啟動,就不會停機。
也就是說,有很多公鏈項目甚至有可能會持續100年以上,如果有一個項目真的能夠存續100年,你知道原來的1億變成了多少個嗎?變成了340億。而且持續的時間越久,復利的效果就越明顯,越往后增發的就越多。那么在這么高的通脹率之下,我很難想象有哪一個公司,即使是能夠活100年的像可口可樂這一類的極品公司,長期來看,也難以創造單幣的增量價值。
gate.io關于完成為MED空投MEDX以及開通交易時間的公告:gate.io發布公告稱,gate.io已經根據MediBloc官方時間點為平臺所有MED (量子鏈QRC20資產)用戶按照1:1空投MEDX。gate.io將會在2018年6月2日12:00(中午12點)重新開啟MED交易,開通交易后的MED將無法再次獲得空投,市場價格可能會出現劇烈波動,請用戶務必提前調整市場訂單。gate.io也將會在2018年6月2日16:00(下午4點)開通MEDX交易。[2018/6/2]
如果連可口可樂這種極品公司,都沒辦法保持長時間創造單幣增量價值的話,那么基本上也就意味著沒有一個公司可以做到。
如果一種模式,長久看來,單幣的價值總是在不斷的減少,而且時間越久,減少的就越多,那么我們需要懷疑的是,這個模式在初始設計上是不是什么問題?
三、鎖倉——為什么要鎖?
一般為了推行Staking,項目方都要會推出一個鎖倉機制,每個公司的鎖倉模式不一樣,但大概的情況是這樣的:公司提供鎖倉機制,你可以隨時鎖倉,也可以隨時解鎖提現。鎖倉是馬上就鎖,但提現卻要等15天、20天或者一個月;只要開始鎖倉,就馬上開始計算收益,但解鎖提現的過程,比如說15天、20天,這個過程是沒有收益的。
還是先和傳統的股票對比一下吧,傳統的股票里面是沒有鎖倉這一說的,雖然也有禁售期的概念,但是那只是對項目方和投資機構而言,普通人持有的股票是不用禁售的。
而且即使是禁售期,也是證監會提前就定好規則,比如說半年解禁、一年解禁,而不是由項目方來制定鎖倉時間。
項目方居然能夠自由的制定鎖倉時間,這一點總讓我懷疑項目方是不是有操縱市場的嫌疑。
比如說,很多資金盤項目就是這樣的,利用鎖倉這一特點,他們會為鎖倉設置一個非常長的期限,比如說鎖倉必須鎖半年,半年之后每個月只能解鎖10%,而這10%也需要一個月后才能到賬。
很多項目方除了可以隨意的制定鎖倉規則之外,他們甚至還可以隨意的更改鎖倉規則,在你鎖了半年之后,他可以提要求說再鎖一年,或者為你的解鎖設置各種限制。
也許這些并不僅僅是鎖倉本身存在的問題,這也是整個區塊鏈行業缺乏監管和行業標準的問題,但是鎖倉對社會創造了什么價值,鎖倉本身的意義在哪里?這是需要我們思考的問題。
四、Staking——一種有待商榷的創新
有了增發和鎖倉模式之后,Staking機制就可以正式推出了,也就是項目的總代幣數量每年按照一定的比例增發,這個增發的部分,按照鎖倉數量的多少,分給那些鎖倉者。
這里面存在一個問題:項目代幣的增發,是對所有的代幣持有者而言的。只要增發,那所有代幣持有者手上的代幣價值是減少的;但是代幣的增加部分,卻只分發給了鎖倉者,也就是鎖倉者可以保持自己代幣的價值不受影響,而那些沒有鎖倉的人的單幣價值就只能被每年被持續稀釋,這種情況真的公平嗎?
為什么要強迫別人鎖倉?鎖倉,單幣的價值沒增加,但不鎖倉,單幣的價值在減少。所有代幣持有者不都是平等的嗎?所有代幣持有者的權利不都應該是相同的嗎?
如果讓我用一句話評價增發:我認為增發模式,保證了項目不具備長期投資價值!
如果讓我用一句話評價鎖倉:我認為鎖倉模式,是用大部分人的損失,換取少部分人的收益!
畢竟,無論是鎖倉的幣,還是增發的幣,最終都是要砸向市場的。
關鍵是,鎖倉和增發這兩者的創新方向都不對,項目需要努力的方向應該是讓項目更多的解決市場需求,與市場產生更大的連接,讓從而市場對代幣的需求量上升,通過代幣價格的上升來解決相關的激勵問題。
代幣真正有用是社會對代幣需求增加的關鍵,代幣需求的增加是代幣價格上漲的關鍵,代幣價格的上漲是解決激勵問題的關鍵,所以,一切沒有讓代幣真正有用的技巧,都是奇技巧。
五、更多的思考
不過,我大概也能理解Staking背后的邏輯,有很多區塊鏈項目是不得不用Staking模式。
因為大部分區塊鏈項目本質是一種分布式協作,在分布式協作的基礎之上,你需要很多生態方參與到你這個項目建設當中來,比如以開發者、節點或者其它的形式。要吸引大量的人參與,就需要有足夠多的利益;要吸引他們長久的參與,就得為他們提供長久的利益。
那么如何讓利益足夠多而且更長久呢?這是每個項目都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要想利益更長久,僅僅依靠初次分配的話是不夠的。初次分配是一次性的,而后續的付出是持續的,這兩者不太匹配,所以會造成一些麻煩。但如果采用增發模式的話,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同時配合鎖倉模式,鎖定增發的流動性。
想法很完美,只不過在解決這個問題的同時,又帶來了很多其他的問題。
用Staking的增發+鎖倉模式來解決激勵問題有點像飲鴆止渴,它通過擴大了代幣的供給來解決激勵問題,而且是以復利的形式擴大的,隨著代幣的供給越來越多,如果代幣的需求跟不上的話,那么整個代幣的經濟體系就會破壞。
如果代幣價格持續下降,甚至有可能進入死亡螺旋,就是代幣價格下降,導致參與生態人員的利益受損,那參與生態的人就越少,生態越少導致代幣使用場景越少,導致代幣價格進一步下降,由此形成負面循環。
但其實解決激勵的問題,Staking并不是唯一的方式,我們完全可以有更好的選擇。
比如,比特幣走的路就值得借鑒,它在代幣總量不變也不用鎖倉的情況下,居然也能夠讓整個項目發展的越來越壯大,居然也做到了知道比特幣的人越來越多,使用比特幣的人越來越多,支持比特幣的生態越來越多,比特幣的使用場景越來越多,比特幣的礦工越來越多,比特幣挖礦的難度越來越高。
它是怎么做到的呢?簡單來說就是通過比特幣價格的上漲。
代幣價格持續上漲,才是解決長久激勵問題的根本,而不是靠增發和鎖倉。
代幣的本質是一種使用權,你想讓代幣的價格越來越高,在供給不變的情況下,那么就讓社會對它的需求越高越好。也就是說你需要擴大項目的應用和生態,讓項目覆蓋解決更多的社會需求,創造更多的社會價值,讓社會更多的人對這個代幣有需求,那么代幣的價格才會上升,代幣價格上升才會解決整個代幣經濟循環當中的一系列問題。
而鎖倉和增發本身,顯然都沒有做到讓代幣對社會有用。
六、結語
目前,我個人的看法是:POS有意義,Staking值得商榷。
本文來源于巴比特資訊
尊敬的用戶: 應OASISCITY(OSC)項目方要求,CoinTiger幣虎交易平臺將于新加坡時間10月8日11:00起暫停OSC/BTC、OSC/ETH和OSC/USDT交易.
1900/1/1 0:00:00親愛的BKEXer: BKEXGlobal將于新加坡時間2019年10月9日11:00開通DSC的提現功能.
1900/1/1 0:00:002019年9月29日,ZG.TOP與HFC達成戰略合作,宣布HFC正式入駐ZG.TOPLabs幣者榮耀Staking模式,為用戶提供更多的PoS生態質押選擇,開啟全新的staking體驗.
1900/1/1 0:00:00尊敬的用戶: 為了營造健康的數字資產環境,給用戶提供良好的交易體驗,根據《WBFex交易分區及轉板試行管理辦法‘退市規則’》規定.
1900/1/1 0:00:00尊敬的幣團用戶: 為了響應社區用戶強烈的市場交易需求,經項目方邀請,平臺現決定于2019年10月9日起逐步開放IOTA/USDT、XLM/USDT、NANO/USDT、BTT/USDT、ACT/.
1900/1/1 0:00:00尊敬的BDW用戶: 大家期待的BDW新版本,經過BDW團隊不懈努力,將于2019年10月10日10:00正式上線。BDW新版本更加貼合于用戶的操作需求,APP及官網的UI進行了整體改換.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