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合約是不是合同?這是學界一直爭論的問題。颯姐團隊覺得這是一個偽命題,智能合約和合同不是處于同一個層級上的,因此不能同一討論。
什么是“合同”?崔建遠《合同法》中將合同視作一種民事法律行為。合同以意思表示為要素,并且按照意思表示的內容賦予法律效果。用更為通俗的話來講,法律規定了一系列的行為,其中“合同”便在其中,以多方當事人意思表示為前提,“合同”可以引起平等主體之間權利義務關系的設立、變更和終止。因此我們可以總結為“合同”是一種抽象層面上的,雙方自愿做出的,影響法律關系變化的法律行為。
而智能合約是什么?我們可以簡單的理解為運行在一個“永遠不停機”的去中心化計算機上的代碼。為了運行這串代碼,我們需要兩個步驟,一是編寫代碼并將其部署在去中心化計算機上;二是任何主體都可以調用這串代碼,其結果或是簡單地改變了一個變量,或是造成數字資產的轉移。智能合約的設計主打一個靈活,很多法學家認為智能合約的調用者之間都會造成相同的執行結果,其實不然,可以通過智能合約對簽名地址的限制來實現如“超級管理員”之類的中心化合約功能。
KIRA Network與波卡生態智能合約平臺Clover Finance達成合作:金色財經報道,據官方消息,跨鏈項目KIRA Network宣布與波卡生態智能合約平臺Clover Finance達成戰略合作伙伴關系,旨在實現流動的、非托管的加密資產質押。通過在KIRA和Clover之間建立一個跨鏈資產橋接,任何在Clover平臺上發行并可通過其訪問的數字資產將能夠通過在KIRA進行上質押來獲得收益。[2021/5/14 22:00:30]
智能合約的部署和調用只是客觀現實的一個事實行為,這些事實行為之中包含著部分合同法律行為的構成要件,也包含了大部分非法律行為。為了探究智能合約究竟如何和合同相關聯,我們抽象出了“信息”這一層次,用于作為智能合約到合同這個法律行為的橋梁。合同這個法律行為的本質是信息在當事人雙方的流轉,并且這種信息流轉的內容為法律所承認,信息流轉的規則和形式為法律所規制。合同中的信息大致可以分為兩部分,其一是民事權利設立、變更、終止的民事權利義務關系信息,也就是合同的內容,另外一部分為雙方達成合意的信息。
Jungle 2測試網已關閉 NFT代幣及DeFi智能合約測試將轉至Jungle 3:8月18日,叢林測試網Jungle Testnet官方發推稱,Jungle 2測試網已關閉,社區仍在評估相關問題,請使用Jungle 3測試網進行測試。官方所提到的測試是指,在DApp市場上創建和交易的NFT代幣正在接受相關測試,同時對即將在EOS上發布的DeFi產品的智能合約進行微調。[2020/8/18]
智能合約是一體多面的,一方面,不同形式、環境下制定的智能合約承載了有關合同內容的信息;另外一方面,智能合約也承載了雙方合意的意思表示;同時,智能合約的執行直接作為法律行為,在合同的履行方面給予了相當大的確定性。
動態 | 《區塊鏈智能合約安全審計白皮書(2018年)》發布:據中證網報道,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泰爾終端實驗室、上海交通大學網絡空間安全學院、上海掌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共建的區塊鏈安全研究中心、中國區塊鏈應用研究中心、上海淳粹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杭州加密谷區塊鏈科技有限公司等機構近日聯合發布《區塊鏈智能合約審計安全白皮書(2018年)》。白皮書歸納的智能合約安全漏洞目前有9大類,從數量上來看,權限控制占比最重,達到了46.97%,遠高于其他類型,其他占比較高的安全漏洞有錯誤使用隨機數、邏輯設計缺陷等類型。[2018/12/17]
但是我們需要注意的是,合同中的信息并不是完全地來自于智能合約中。
在B2B的場景下,企業雙方進行了前期充分的意思協商,并且可能簽署了周密的協議,而在具體執行部分,將一部分協議的內容映射在智能合約中,以智能合約的形式來達成某種權利,履行某種義務。此時合同法律行為的主體信息,包括合同的主要內容、雙方的意思表示,被注入在現實生活中寫滿條款的文書上,智能合約中和合同法律行為相關的信息是稀薄的或是附隨的,更多的是發揮其在執行層面的優勢。
分析 | Bancor交易所被盜或因其智能合約可升級:昨日Bancor被盜價值超過1200萬美元的代幣。據ETHNEWS報道,黑客顯然是通過允許Bancor更新智能合約的缺乏抵抗力的錢包來實現的。 Bancor的錢包能夠更新智能合約,這一事實本身就是Bancor協議存在爭議的一個方面,這是因為區塊鏈技術的一個關鍵賣點是其不可改變的性質。與此同時,Bancor仍堅持其協議,并贊揚由于其中心化力量,能夠節省的1億美元的BNT。Bancor首席技術官Yudi Levi表示,盡管建立了中心化的控制,該公司仍選擇擁有可升級的智能合約,是為了避免像以太坊的DAO黑客這樣的危機。Bancor曾迅速刪除包含其首席技術官文章的推文。在文章中Levi指出,可升級的智能合約僅在試用階段存在,然而此次攻擊是在其協議發布后一年多后發生的。[2018/7/11]
而在B2C層面,很多Web3的項目方開發、部署一個智能合約,此時智能合約承載了更多合同法律行為的信息,并且雙方的合意也在地址的簽名中體現。(“電子簽名能體現當事人的意思表示”這個觀點已成為主流,因此文中并不贅述,只不過部分學者認為這種意思表示是不充分的、有瑕疵的,需要智能合約方對合約有更為充分的披露。)但是即便在這種情況下,智能合約也無法囊括合同法律行為中所有的信息,如當事人的年齡,合同法律行為的救濟方式等,前者蘊涵在現實生活中,而后者寫在法條之中,可能并沒有在智能合約中考慮到。
智能合約對與法律關系影響的不確定性更多地在于其承載信息的缺失,如現有的智能合約并不會也并不能將當事人的年齡寫入到智能合約中去,更多的是需要在法律框架下通過法律去補充相當多的信息,從而突破智能合約在虛擬世界中的獨立性和自足性。很多學者比較在意這種獨立性和自足性,確實存在相當多的形式將法律融入到共識之中,或是寫入到智能合約的代碼中去,實現“代碼即法律”的效果以保證虛擬世界的獨立性,但是筆者認為現階段這種獨立性不符合生產力的發展水平,需要過高的成本。
在智能合約規制環境并非完全虛擬化的前提之下,智能合約這種承載合同信息的方式以及其更為“物權化”的執行方式的的確確會對合同法律關系造成影響,但是在筆者設計的這種架構下,智能合約無法對合同法進行完全的本質性的顛覆。譬如很多學者談到的智能合約“作為”合同,不需要在法律上設置履行抗辯權、先履行抗辯權。筆者認為,依靠智能合約執行上的優勢,當事人構建的執行規則和觸發條件設計不會引發先履行抗辯和同時履行抗辯的問題,因此此時無需談論這兩個權利,但是并不能說法律層面合同法律行為引發的法律關系中,這種權利的設置是無意義的,它只是不會在這種法律關系中被激活。但是不安抗辯權依然會被激活,譬如在合約為期10天的執行過程中,合約調用者突然發現項目方存在較大暴雷的可能性,那么此時當然可以依據智能合約所建立起來的法律關系,引用不安抗辯權,向法院提起訴訟,中止合同的履行,也就是要求項目方中止合約的運行或是將資產還原為最初的狀態。
寫在最后
本文只是颯姐團隊對“智能合約和合同法的關系”這個學理問題粗淺但頗具創新性的思考。新科技的出現確實需要引起學界的注意,考慮其與現有法律體系的適配性質。但是需要更多的從法理層面出發,區分具體的科技和抽象的法律之間的影響和融合,往往大部分的技術問題在現有法律框架下都能夠解決。
肖颯lawyer
個人專欄
閱讀更多
金色薦讀
金色財經 善歐巴
迪新財訊
Chainlink預言機
區塊律動BlockBeats
白話區塊鏈
金色早8點
Odaily星球日報
Arcane Labs
歐科云鏈
Tags:ANCBancorBAN區塊鏈Magic BalancerBancor Governance TokenBANKETH區塊鏈存證
目錄 一、項目簡介及愿景 二、特色和優勢 三、發展歷史 四、團隊背景 五、融資信息 六、發展成果 七、經濟模型 八、基本面分析 九、風險與機會 Loopring協議是一個專為應用程序開發的 zk.
1900/1/1 0:00:00AI Meta Club(AMC)與元宇宙項目攜手賦能創世人族NFT,開創元宇宙領域新篇章。近年來,隨著AI與元宇宙概念的興起,與之生態相關的標的物正在成為當下最大的投資熱門.
1900/1/1 0:00:00原文作者:ORFEO L2 項目再次成為萬眾焦點。作為 L2 中 Rollup 擴容路線的代表,前腳 Arbitrum 空投完,后腳 zkSync Era 就上線了.
1900/1/1 0:00:00作者:區塊律動BlockBeats5 月 16 日,硬件錢包制造商 Ledger 發布了其版本更新,本次更新引入了一項名為「Ledger Recover」的服務.
1900/1/1 0:00:00原文作者:New Order,Medium 介紹 至少可以說,市場上最近發生的事情確實令人震驚.
1900/1/1 0:00:00原文:The Block37 位 The Block Research 研究分析師近日發布了 2023 年加密行業預測。他們各自表達了對新一年加密行業的展望,他們的觀點有同有異.
1900/1/1 0:00:00